|
龍巖探索醫患糾紛調解新模式———— 將“對抗性”矛盾轉化為“對話式”協商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3月11日訊 如何有效調解醫患矛盾?近來年,龍巖市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龍巖市醫調委)在龍巖市委政法委、龍巖市司法局指導下,將楓橋經驗落在實處,通過制度創新與法治實踐,將“對抗性”醫患矛盾轉化為“對話式”法治協商,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三杯茶”沁心脾明理 2024年10月,龍巖市新羅區68歲的呂某因髖關節置換術后假體移位與醫院僵持不下,索賠18萬元。龍巖市醫調委調解員以法明理,翻病例、詢專家,背靠背疏導。歷經4個月拉鋸,43通電話、6場咨詢、2次面對面調解,終以9.68萬元達成和解。 近年來,龍巖市以法治思維重塑醫療糾紛調解機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規定的平等自愿和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將法治與茶道相結合,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杯茶消消氣、二杯茶說說事、三杯茶握握手”的“三杯茶”調解工作法,在安撫雙方情緒的同時,引導矛盾雙方將埋在心里的委屈說出來、隱藏的問題擺出來、擔憂的問題提出來,在法律法規政策的框架內進行溝通和調解。通過“制度規范+專業支撐+多元協同”,讓“醫調”走向“易調”,2024年共接待處理醫患糾紛案件105件,調解成功95件,調解成功率達到90.48%,較上年上升7.95%。 “三顆心”定癥結所在 在龍巖市醫調委的調解檔案柜里,一份標記著“2023-047”的卷宗格外特別————泛黃的調解筆錄邊角處,留著一行患方家屬手寫的“謝謝你們懂我的難”。這行字,正是龍巖市醫調委踐行“以真心換真心”工作法的最佳注腳。 “您慢慢說,今天的時間都是您的。”在調解室,這句話是開場白,更是“定心丸”。2023年,龍巖市醫調委調解一起患者張某就診某醫院時診斷急性胃腸炎,經治療未好轉,后當日就診他院診斷腹腔積液及腸梗阻,患方認為醫方誤診,以致延誤最佳治療時間的醫療糾紛時,調解員連續三天傾聽家屬哭訴,甚至陪他們整理出長達十幾頁的就醫時間線。“很多人要的不是錢,而是被理解的尊嚴。”正是這種“不設限傾聽”,讓患方最終接受專業評估結果,主動將索賠金額從30萬余元降至合理范圍。 正是這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讓龍巖市醫調委在不斷實踐中,探索出一條“耐心聽、連心想、用心幫”調解工作法。正如患方代表李先生調解后感言:“你們把我們的委屈掰開了、揉碎了,再用法律一點點拼成公平的樣子。”這種將法理情融為一體的“暖心調解”,正是龍巖市醫調委連續五年群眾滿意率保持100%的密訣。 “三步棋”解醫患心結 醫療糾紛調解室里,患者家屬攥著病歷的手微微發抖,主治醫生反復翻看診療記錄,調解員面前的茶杯早已涼透…………這是龍巖市醫調委的日常場景。如何讓這樣的“對峙”轉化為“對話”?如何徹底解開醫患雙方的“結”?記者從一通回訪電話里得到了答案。 今年2月12日,接到龍巖市醫調委的回訪電話,在家過元宵節的饒某格外激動:“很感謝你們還想著我,當時調解成功的時候,我心里這個結也就解開了。”得益于龍巖市醫調委以“傾聽破冰、共情搭橋、長情護航”這三步棋,2024年,調解糾紛全部履行到位,實現案結事了人和,無一例民轉刑,醫患雙方都滿意。 “面對患方的不理解、醫學的復雜性以及患方的激烈情緒,醫調委的工作人員總是不斷加強自我情緒管控,心平氣和,耐心有序,換位思考,妥善安撫患方的情緒,依法依規,有理有節調解,爭取患方的信任理解和支持。”龍巖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說。 “自龍巖市醫調委成立以來,依托‘龍巖e調解’廣撒網、深探究、抓落實,結合‘三杯茶’‘三顆心’‘三步棋’深度發揮多元調解作用,實現點單式服務,將法治跟科技相結合,不斷加大醫療糾紛依法調解服務深度和廣度,堅持線上線下相契合,法理情相融合,積極作為更好化解醫患關系,熱忱耐心接待來訪來電群眾,努力解答群眾心中疑慮,依法依規調處醫患矛盾糾紛,不斷促進全市社會和諧穩定。在科技賦能中傳承著‘以和為貴’的東方智慧。”龍巖市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 (本報記者 鄧炳秀 實習生 崔大偉)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