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汀法院河田法庭法官巧解家務事,讓打起離婚官司的“金婚”夫妻—— 攜手走過婚姻的岔路口 在婚姻的長河中,“金婚”無疑是一座令人敬仰的豐碑。近期,長汀縣人民法院河田法庭迎來一對鬧離婚的“金婚”夫婦。歲月的累積未能消弭他們之間的矛盾,反而讓婚姻之舟在風雨中飄搖欲傾。面對這一特殊案件,法官運用“嚴法婆理”文化,成功化解了這起特殊的離婚糾紛。最終,在法官耐心調解下,老兩口重歸于好,攜手走過婚姻的岔路口,重拾往昔溫暖。 法官陳曉偉組織兩位老人進行調解 相互埋怨鬧離婚 張大爺和李大娘均已年逾古稀。1975年,兩人經人介紹相識結婚,婚后共同養育了兩個子女,如今子女都已成家立業。原本應該安享晚年、含飴弄孫的他們,卻因生活中的瑣事爭吵不斷,矛盾日益加深。 “這日子沒法過了,必須離!” “離就離,誰怕誰!” 2024年12月,張大爺和李大娘到長汀法院河田法庭要求判決離婚。張大爺情緒激動地表示,李大娘近些年越發固執,家里的大小事務都要按她的想法做,他完全沒有話語權。在日常家務中,張大爺稍微做得不合李大娘心意,便會招來一頓數落,這讓他心里十分憋屈。 而李大娘則哭訴,張大爺退休后變得越發懶散,整天只顧著和老友下棋泡茶聊天,對家里的事不管不顧,她感覺自己就像個免費的保姆,心里滿是委屈。 情法并用息紛爭 案件受理后,河田法庭村居法官陳曉偉考慮到雙方結婚時間長、有著深厚的感情基礎,且此次矛盾主要源于生活瑣事,并非感情完全破裂,于是決定優先進行調解。 “張大爺、李大娘,能從少年相伴到老年是緣分。婚姻不僅是柴米油鹽的瑣碎,更是一種責任與擔當。況且你們年紀大了,更需要彼此照顧和陪伴,不能因為生活的一點小事不愉快就離婚。”調解過程中,陳曉偉主動上門,把他們帶到長汀法院“嚴法婆理”工作室,分別傾聽了兩位老人的心聲,讓他們把多年來的不滿和委屈傾訴出來。 “咱們汀州客家‘嚴婆文化’(當地一種提倡以嚴為律、以婆為尊的家風文化)說得好,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而尊重女性正是家庭和睦的前提。”待雙方情緒緩和后,陳曉偉向夫妻雙方講解“嚴婆文化”中關于夫妻相互尊重、相互扶持、共同持家等理念,讓雙方認識到各自在婚姻中的責任和義務,引導夫妻雙方反思自身行為。同時,陳曉偉指出,根據我國《民法典》中關于婚姻家庭的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尊重、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破鏡重圓情如初 “家庭相處需要我們以愛之名學會讓步和包容,做到小事不爭、大事不責、遇事一起扛、事過不翻賬,回想你們年輕時是多么恩愛。你們共同走過50年,不容易啊!”調解中,陳曉偉又引導兩位老人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從年輕時一起為家庭打拼,到共同養育子女的點點滴滴。 通過回憶,兩位老人的情緒逐漸緩和,眼神中也流露出對往昔歲月的懷念。看到兩人態度有所轉變,陳曉偉趁熱打鐵,分別指出兩位老人在處理家庭矛盾時的不當之處,勸解張大爺要多關心李大娘,主動承擔一些家務;也勸說李大娘要理解趙大爺的愛好、不要過于強勢。 經過陳曉偉長達數小時的耐心調解,張大爺和李大娘終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張大爺主動向李大娘道歉,承諾以后會多分擔家務、多陪伴她;李大娘也表示以后會控制自己的脾氣,不再對張大爺一味指責。最終,兩人重歸于好,撤回了離婚訴訟。 “法官,多虧了您!讓我們夫妻倆沒有對簿公堂。今后,我和妻子一定大事小事一起商量、家務一起承擔,不會讓矛盾越積越多。”張大爺和李大娘開心地表示。 采訪手記: 這起案件的成功調解,不僅挽救了一段珍貴的婚姻,也彰顯了法律的溫情與人文關懷。它提醒人們,即使是攜手走過漫長歲月的夫妻,在生活中也需要相互理解、包容和溝通,才能讓婚姻長久幸福。 (本報記者 邱玉香 通訊員 任明亮)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