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3月12日訊 近日,武夷山監獄第五監區十四分監區的民警耗時47天的尋親行動,不僅讓兩個破碎的家庭重續血脈,更在監區引發連鎖反應。 罪犯劉某入獄后,自己覺得給家人帶來了極大的恥辱,加之家庭經濟條件困難,漸漸地,他選擇了與家人斷了聯系,試圖將自己的痛苦深埋心底。而盧某的父母都是文盲,即便他多次寫信回家,也始終未能與家人取得有效聯系。對家人的思念和擔憂,讓他整日憂心忡忡,改造狀態萎靡不振。 “每次整理信件都發現他們的信被原封退回。”民警回憶道。自去年冬天開始,細心的民警就注意到這兩個“特殊存在”————盧某的檔案袋里堆著二十多封蓋著“查無此人”紅戳的家書,劉某則連續三年拒絕填寫親屬聯絡表。通過持續的心理疏導,民警們逐漸觸碰到被愧疚冰封的心。 “就算把廣西翻個遍,也要找到他們的家人。”在監區專項會議上,民警們立下軍令狀。春雨中,一場橫跨2000公里的尋親行動悄然展開。負責盧某案件的管教民警帶著三頁殘缺的地址信息,在廣西某縣司法所的配合下開始大海撈針。他們翻山越嶺走訪了7個同名村寨,在某個瑤族聚居區,終于有位老人說:“老盧家?他們搬去縣里三年了。” 與此同時,負責劉某案件的監區民警在河南遭遇更大挑戰。劉某老家因新農村建設整體搬遷,原村委檔案在洪水中損毀。民警們輾轉聯系到當年施工隊,通過水電費繳納記錄鎖定新址。當看到劉某母親珍藏的舊照片里,那個舉著木雕小馬滿臉笑容的年輕人時,民警的眼眶濕潤了。 近日,監區特意布置了溫馨的親情會見室。當盧某聽到電話那頭傳來父親用瑤語哼唱的童謠時,他突然雙膝跪地,額頭抵著話筒泣不成聲:“爸,我把門牌號寫錯了三年啊…………”相隔千里的劉某家,妻子將手機對準院中盛開的石榴樹:“你走時栽的,今年結果了。”七歲兒子突然搶過手機:“爸爸,老師說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 這場耗時47天的尋親行動,不僅讓兩個破碎的家庭重續血脈,更在監區引發連鎖反應。監區數據顯示,近三個月來,監區罪犯違規率明顯下降。 路雖遙,行則將至;夢雖遠,追則可圓。此次尋親行動,是武夷山監獄教育改造工作的一個生動縮影,充分展現了監獄人民警察對罪犯的人文關懷和改造決心。 (本報記者 湯仙念 通訊員 楊文俊 陳平)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