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日,正值農歷七夕,我趁著難得的閑暇時光,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南日島的旅途。隨著班船緩緩駛離碼頭,我倚靠在甲板的欄桿上,看著五星紅旗在海風中獵獵作響,螺旋槳攪動起的白色浪花翻滾不息。遠處,大陸的輪廓漸漸模糊,而前方的南日島則在海天之間若隱若現。那一刻,似乎所有的疲憊與煩惱都隨著海風飄逝而去,只剩下滿心的期待與輕松。 南日島,位于莆田興化灣東面的海域,是福建海岸線上最東南端的一顆明珠。它由南日主島及其周邊的52個大小島嶼、111個島礁組成,因形似“啞鈴”,又被稱為“十八列島”。這里,扼守著興化灣的咽喉,東臨臺灣海峽,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從南日島碼頭前往鎮政府的路上,遠遠便可望見一座巍峨的紀念碑矗立在鎮政府背后的山尖上。當地人告訴我,那是尖山,碑是為紀念烈士而建。沿著通往烈士陵園的小路前行,青草在兩旁肆意生長,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靜謐與莊嚴。烈士紀念碑高約8米,由潔白的花崗巖砌成,莊嚴肅穆。碑的兩側有葉飛將軍、韓先楚將軍的題字,每一筆每一劃都飽含著對英烈的敬意。如今,它已成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福建省第三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站在尖山之巔,眺望四周,湛藍的天空、飄浮的白云、蔚藍的大海、金黃的沙灘、珍珠般散落的島礁、環海高聳的白色風車、成片的木麻黃和相思樹林,以及錯落有致的石頭厝,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卷。這里,是莆田沿海十景之一的“尖山望遠”,它的每一處風景都讓人沉醉。 與“尖山望遠”齊名的,還有“大嶠吐煙”。大嶠山位于島東端的東岱村,海拔166米。春夏之交,漁民出海時,常會回望家園。若見大嶠山上云霧吞吐,便知暴雨將至,船只需立刻回港。因此,大嶠山也被漁民們稱為“海上氣象臺”,日夜守護著他們的平安。 離開細膩幽靜的沙灘,我乘坐摩的在島上穿梭。我們來到一座山丘之上,這里是一處已經廢棄的轉播臺,也是南日島的九重山。九重山因方圓兩公里內九座山頭連綿不斷而得名,其地勢險要,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如今,這里還保留著一些近代的堡壘、瞭望塔、水塔和地下坑道等工事,為當地紅色旅游的發展提供諸多歷史的遺跡。九重山上還有一座建筑遺址,它靜默無聲,看白云悠悠,聽海浪拍岸,仿佛總在訴說著往昔在這里發生的故事。 從山上下來,我們沿著海岸線行駛。在我這旅行者的眼里,夕陽的余暉盡情地傾灑在海面上,金色的波光與遠處的港灣、船舶交織在一起,美得令人窒息。礁石、大海、夕陽、光影、小船……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仿佛就是一幅流動的油畫,讓久居喧囂城市的我心迷神醉。而對于攝影愛好者來說,這段時間無疑又是捕捉光影的黃金時刻。 行走在海岸線上,一排排高高的風車基座矗立在海邊,巨大的白色的風葉片隨風徐徐轉動,成為海島另一道宏偉壯觀的風景線。 向晚,落日的余暉漸漸隱去,我們踏上歸途。轉瞬之間,海島已被籠罩在一片寧靜的夜色之中,南日島也漸漸消失于視野中。但南日島的山、海、礁、風車、漁船……這些鮮明的影像,卻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記憶深處。 (羅明 文/圖)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