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香潤心促新生 ————廈門市思明區司法局嘉蓮司法所開展女性社矯對象心理療愈活動 一壺清茶潤心扉,七盞香茗話新生。今年“三八”國際婦女節期間,廈門市思明區司法局嘉蓮司法所以茶為媒、以情為橋,組織女性社區矯正對象開展“七碗茶療”暨“以矯帶矯”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茶道療愈與互助分享,鋪就溫暖回歸路。 活動現場,一名特殊“老師”成為焦點————社區矯正對象林某(化名)身兼心理咨詢師與茶藝師雙重身份,以自身經歷為引,帶領參與者體驗七碗茶道。“林某在矯正期間主動考取專業資質,此次‘以矯帶矯’模式正是其以技能反哺集體,實現‘助人自助’的良性循環。”嘉蓮司法所工作人員介紹道。 “溫杯、醒茶、注水,每一道工序都是與自我對話的過程。”輕柔的音樂聲中,林某邊示范邊講解茶文化中的“靜心哲學”,參與者們跟隨節奏沖泡品茗,緊繃的面龐逐漸舒展。 “被判刑后,我總覺得被社會拋棄。但今天的茶香告訴我,還有人愿意傾聽我們的心聲。”社區矯正對象李某哽咽道。社區矯正對象王某也舉起茶杯感慨:“過去總想逃避問題,現在明白,像品茶一樣直面苦澀,才能回甘。” 活動中,參與者們分享判刑后的自我否定、家庭矛盾等真實困境,并在司法所工作人員引導下探討解決之道。社區矯正對象李某坦言:“這是我首次在公開場合卸下心理防備,原來只要愿意說出來,就能找到改變的勇氣。” “茶湯的微苦與回甘,恰似法治教育的長久滋養,曾經的錯誤才能在約束中重獲新生。”“用遵紀守法的實際行動,為社會、家人沖泡一杯充滿希望的生命之茶。”“很感謝司法所對我的關心,用溫暖感化我。”“這次活動讓我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靜,真的很久沒有這么松弛過了。”…………活動結束后,嘉蓮司法所工作人員收到多封社區矯正對象親筆書寫的信件。這些信件中,參與者用樸實的語言記錄下內心的觸動,“感恩”“信心”“新生”成為高頻詞,多名社區矯正對象承諾將遵紀守法、回饋社會。 “這些信件不僅是社矯對象心路歷程的真實記錄,更標志著‘以矯帶矯’模式在激發內生動力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嘉蓮司法所負責人表示,“社區矯正不是冷冰冰的監管,而是用溫度喚醒迷途者內心的善與希望。” “七碗茶療”活動讓社區矯正對象在互助中實現自我價值,為教育幫扶注入“柔性力量”。嘉蓮司法所將總結此次活動經驗,進一步推廣“優秀社矯對象引領+傳統文化療愈”機制,通過茶藝、手工藝等多樣化載體,幫助更多社區矯正對象重建社會聯結、筑牢守法意識,走穩回歸之路。 (本報記者 王淯瀅 通訊員 陳巧晶)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