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閩“火焰藍”續寫青春新篇章 ————福建消防救援隊伍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受表彰 三月春風萬物蘇,榜樣引領繪新圖。近日,中宣部公布第十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福州市鼓樓區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榜上有名;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隊被全國婦聯表彰為“全國三八紅旗集體”;三明市將樂縣鄭忠華消防救援站戰斗員滕鍵被共青團中央表彰為“全國優秀共青團員”;龍巖市消防救援支隊通信員林麗梅被省婦女聯合會評選為“福建省三八紅旗手”。他們在防火監督、搶險救援、社會救助等各領域勇當排頭兵和生力軍,展現出自信自強、奮發有為的良好精神風貌,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本期海西消防,讓我們一起傾聽這些忠誠衛士的故事,感受榜樣的力量。 福州古厝“藍朋友”:服務暖心間 福州三坊七巷,在這片承載著千年歷史的文化街區中,扎根于此35年的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以專業的滅火救援能力成為古厝防火的“尖兵”,更以愛民親民的行動弘揚雷鋒精神,成為居民心中的“安全衛士”。 “對于我們消防員來說,無論是沖進火場救火還是伸出手臂獻血,都是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出一份力。”日前,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指戰員在參與2025年省直機關學雷鋒無償獻血活動中表示。滴滴熱血凝聚無私大愛,將為更多人帶去希望。 福州市鼓樓區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指戰員拗九節當天在站門口為群眾送上拗九粥 “拗九粥您趁熱嘗嘗,最近天涼,您平日用的電暖寶不要長時間充電,避免引起火災。”2月26日,農歷正月廿九,福州地區迎來孝老愛親的拗九節,早題巷里,消防員叮囑的話語令陳公健老人尤為暖心。“他們像是我的家人,走時還細心幫我把門口堆積的重物搬走了,真是貼心好小伙!”陳公健表示。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福州市鼓樓區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自1990年組建以來就定期開展“學雷鋒、當先鋒”活動,每月深入三坊七巷名人后裔、“五老”人員和貧困家庭,先后資助困難群眾69戶、失學兒童79人、在讀大學生6名,照顧孤寡老人21人。 該站還和駐地40多家單位建立共建關系,在駐地街道社區和多所學校開設“行走中的黨課”、擔任兼職講師和課外輔導員;把建好便民服務點、消防博物館作為服務群眾、展現形象的便民窗口;夏日每到周末,都在三坊七巷景區設立“雷鋒茶攤”,免費提供涼茶飲料,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得到國內外游客的交口稱贊…………35個風雨春秋變遷,不變的是消防救援站用雷鋒精神鑄就的“火焰藍”愛民底色。 “在消防員身上看到了希望和信仰的力量,期待祖國明天會更好!”2025年1月1日清晨,福州五一廣場舉行新年首場莊嚴而神圣的升國旗儀式,行進中的颯爽英姿收獲了省內外各地群眾的一致好評。福州市鼓樓區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福州市五一廣場國旗護衛隊)作為全國唯一一支擔任省會城市中心廣場每日升降旗任務的消防救援隊伍,升起的第一面國旗就是從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同志手中接過的。 “舉行升旗儀式時應當奏唱國歌。在國旗升起的過程中,大家應當面向國旗肅立,行注目禮或者按照規定要求敬禮…………”消防救援站先后為5萬多名學生和群眾開展紅色教育、宣傳國旗文化、弘揚愛國精神。 生于斯,護心切。三坊七巷作為福州地標性建筑,占地38公頃,現存古民居約270座。“我們在早題巷內部署了全自動無人機巡檢系統。”站長劉鴻強介紹說,系統可預設多條定時自動飛行路線,實現周期自動巡檢。在日常系統自動定時作業時,一旦突發火情災情需要偵查,可以手動接管設備進行指點飛行…………在人防、技防、物防三重保障下,三坊七巷景區實現連續13年“零火災”、連續34年無重大火情的紀錄。 莆田消防“藍玫瑰”:頂起“半邊天” 3秒內接聽,30秒完成詢警,40秒內完成調派,同步做好介入引導、跟警輔助工作,她們用一臺臺電腦、一個個耳麥、一部部電話,24小時3班輪換,架起一座座“生命橋梁”;用腳丈量、用心溝通、細心檢查,她們以“繡花”精神做好每一次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和幫扶指導;快板、三句半、莆仙消防小戲,她們將莆仙風情的曲調融入消防安全知識,在城鎮社區和沿海農村廣為流傳,成為當地一張獨特的文化名片…………她們是莆田市消防救援隊伍116名女性,為莆田消防事業傾注了獨屬女性的細致、感性、韌勁。 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隊接警員接聽群眾報警電話 2025年春節,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如往常一樣燈光通明,電話鈴聲、對講機應答聲和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農歷除夕當天,單日接處警量達到228次。接警員潘靜說:“接通電話的那一刻起,與生命、火情賽跑也就開始了。手繪地圖、盲聽地名是我們的接警‘必修課’,我們熟知全市大隊、執勤消防站、消防車數量,以及器材裝備分布和執勤實力分布,莆田大街小巷就像立體沙盤一樣刻在我們頭腦中。” 莆田春節活動持續到農歷二月初二,40項80場民俗活動接連上演,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一刻也不能放下。“這些滅火器材您不會使用,如果發生火災,您如何處置?”2月19日,在城廂區溪南路一餐飲店,區消防救援大隊監督員陳立群發現店主對消防器材操作不熟練,且場所安全出口堆放雜物,她立即讓店主搬離雜物,嚴格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并現場教授滅火器使用方法,確保隱患徹底消除。 春節期間,莆田市消防救援支隊攜手市場監督管理、公安、旅游等部門,聚焦商業綜合體、餐飲娛樂、大型活動場所、燈會等重點場所,對電氣線路敷設、用火用電用氣、安全出口、商戶應急處置能力等情況進行檢查,累計檢查社會單位423家次,發現并督促火災隱患整改140多處。其中,消防“藍玫瑰”憑借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何讓消防安全知識和技能更好地走到百姓身邊?為此,莆田消防“藍玫瑰”不斷探索,自發組建“藍姐姐”巾幗志愿服務隊,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27次,攜手莆仙劇院推出莆仙消防小戲《全民守平安 木蘭揚清波》,受到轄區老人一致好評;全市24個消防救援站向轄區群眾開放,她們用心用情普及消防常識和技能,每年接待參觀人數超過2萬人次;她們持續深化全生命周期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工作,走進一家家住戶和企業,累計參與開展社會單位教育培訓3830家次,63.3萬名在職員工接受教育培訓并完成線上測試,實現6.86萬重點人群入戶宣傳100%全覆蓋。 滕鍵:接過英雄的精神“火炬” 1997年出生、一米八的瘦高個、性格沉靜的滕鍵,是一名沖鋒在火場救援一線的戰斗員。2014年,滕鍵加入三明市將樂縣鄭忠華消防救援站————“搶險救援勇士”鄭忠華烈士生前所在的英雄隊伍,這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消防員名字命名的消防救援站。 2004年,年僅23歲的鄭忠華因搶救被洪水圍困的6名群眾英勇犧牲。21年彈指一揮間,如今,在鄭忠華消防救援站,臨危不懼、舍己救人、一心為民、不怕犧牲的精神仍在薪火相傳。 滕鍵為學生講解消防器材 “鄭忠華精神是一種信念!”談及心中英雄,滕鍵的聲音變得更加洪亮,“鄭忠華在日記里寫道:‘多少同齡人過著五彩繽紛的生活,而我選擇了終日與水槍相伴,隨時聽從召喚,為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赴湯蹈火,我無怨無悔。’短短幾行字,讓我深受震撼!” 如今,滕鍵加入消防救援隊伍已經11年了,先后參與處置石門嶺老水泥廠半坡車間火災、將樂縣古鏞鎮獅子牌礦山事故救援、三車連環相撞墜入山澗搶險救援等700多起急難險重任務,解救被困群眾200多人,疏散群眾1000多人,以實際行動守護將樂縣15萬群眾、17處紅色遺址、190萬公頃森林寶地。 對于隊員們遇到的救援技術難題,作為“忠華突擊隊”的一員,滕建把在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實戰和日復一日的訓練中積攢的經驗傾囊相授。坐席懸垂、意大利半扣、方向八字結…………“大家相互取長補短,問我關于繩結的問題比較多。”滕鍵謙遜地表示,“一條繩子能打出很多繩結,不同的手法便能產生不同的繩結,而繩結在救援中最重要的是保證消防員和被困者的人身安全。一遍不行就教兩遍,直到教會、教正確為止,這樣才能保證隊員們在各類災情前更快一秒救下生命。” 作為“忠華服務隊”的一員,滕鍵與其他隊員在做好滅火救援工作之余,還陪孤寡老人聊天,為老年人送上大米、油、水果等慰問物品,與老年人親切聊家常,并幫忙清理院子里的雜草、雜物,為老年人剪指甲、梳頭發,耐心講解用火、用電、用氣等消防安全知識。 面對家庭困難的學生,滕鍵慷慨解囊,將錢投入全國首個以消防員名字命名的公益基金“忠華助學金”;適逢開學季,他和隊友走進校園,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校園火災特點,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真實的火災事故案例,剖析講解學校舉辦消防安全培訓的重要性,著重講解學校教室、宿舍、圖書館等重點部位火災隱患的防范措施。 滕鍵說:“身為青年團員,有一分熱發一分光,我兒時的英雄夢早已落地,也從忠華班長的手中接過他的‘火炬’,化為為民服務、保一方平安的責任與擔當。忠華精神將更好地激勵我在烈火中不斷寫下新生代‘火焰藍’的青春答卷。” 林麗梅:淬煉通信保障的“利劍” 2024年6月,深夜的龍巖武平,暴雨傾盆,阻斷了公路,通信基站失去與外界的聯系,整個村莊陷入寂靜。龍巖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通信員林麗梅踩著泥漿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受災村莊摸索前行,這個堅毅的身影,成為消防救援隊伍在救援前線的“燈塔”。 到達受災村莊后,林麗梅馬上帶領團隊架設衛星指揮體系,回傳村中實時受災情況畫面,克服道路中斷、隨時塌方的困難,摸清村莊受災受損情況,以供前方指揮部及時作出救援部署。“沒受傷,沒受傷!村里來了個女消防員,她在這里給我們搭起了衛星站,快幫我給大家報聲平安!”受困群眾圍繞在林麗梅身邊,利用小小衛星站給遠方親朋報去平安………… 林麗梅操作無人機 消防信息通信領域向來是技術與體力的雙重考驗,林麗梅毅然選擇了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有著莆仙口音的她,或扎起利索的馬尾辮或挽著低丸子頭,不時戴上眼鏡,手指在鍵盤上飛舞,將復雜的數據轉化為清晰的指令。她主動承接全省首支無人機大隊組建任務,為龍巖市消防救援各大隊配備10輛前突通信指揮車,完成350M無線通信數字化改造,在全市制高點安裝18座通信基站,在全市各縣市區范圍分散部署11座消防無人機機場。作戰指揮一張圖上跳動的光點,正是4051個消火栓化身的藍色坐標,為消防站作戰時供水、取水提供詳細信息;110輛執勤車輛上安裝的高精度定位,為車輛日常管理和作戰部署提供支撐…………這背后,都離不開林麗梅的辛勤付出。 女性雖柔,卻能在龐大復雜的數據指令中閃耀光芒。從接收警情到車輛歸隊,從當日天氣情況到警情針對性安全警示信息,從著火點標繪到救援器材投入使用情況…………龍巖市消防救援支隊自主研發“一本通”App ,林麗梅全程參與,不僅記錄基層消防救援站每起警情處理的全過程和重要救援節點,也整合了與滅火救援作戰相關的訊息,為從傳統紙質作戰轉向信息化作戰邁出轉折性一步。 “過去只能通過現場指戰員了解現場情況,現在我們能讓參戰指戰員和各級指揮中心‘一鍵式’參與了解救援過程,為日后類似災情提供救援技術參考。”林麗梅表示。她和隊友統一各功能接口、規范品名品類,打通數據的屏障,推動“一本通”App實現省內滅火救援數據共享共用。 在消防信息通信領域,林麗梅如同一把利劍,刺入堅硬的巖石。2019年,在省消防救援總隊組織的全省應急通信比武競賽中,作為龍巖市消防救援支隊唯一參賽女隊員,林麗梅和隊友協同配合,為支隊斬獲團體總分第一和“無人機航拍全景圖制作”“通信基礎應用綜合操”“通信故障排除綜合操”“現場指揮部通信中心應用綜合操”四個單項科目第一。 (本報記者 何靜雯 通訊員 閔瀟)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