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力“接地氣” 平安“有底氣” ————漳州市公安局龍文分局加強社區警務團隊建設提升“主防”質效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3月17日訊 “真沒想到,民警也在這里服務,以后我能直接到這兒反映問題嗎?”近日,在漳州市龍文區藍田街道國貿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前來辦理業務的陳大哥意外發現場所里設有民警辦公區域,好奇地問道?!爱斎豢梢裕惺裁磫栴}都可以來找我們!”社區民警小李面帶微笑,熱情回應。 2024年以來,漳州市公安局龍文分局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將社區警務工作作為重要抓手,不斷拓展社區警務的職能范疇,有效調動社區自治的積極性,充分激活基層社會治理細胞,有力推動新時代群眾路線在社區警務工作中深耕細作。 社區民警走上街頭開展反詐宣傳 力量融合 標準化建設 “社區警務團隊致力于通過治安防控、矛盾糾紛化解、服務群眾等一系列舉措,為居民營造一個安全、穩定、和諧的生活環境。”2024年9月29日晚,漳州市龍文區麗景社區與藍田經濟開發區派出所聯合舉行麗景社區警務團隊啟動儀式。儀式結束后,社區警員、藍田經濟開發區派出所輔警及麗景社區警務團隊立即行動起來,深入小區樓棟、沿街店面,開展信息采集、反詐宣傳等工作。 為讓社區民警更加深入地融入社區、更好地服務群眾,龍文分局部署成立社區警務隊。該局嚴格按照“2+N”層級建設標準,融合警務力量、社區工作者和群防群治三大力量,構建了以社區民警為核心、以警務輔助力量和社區工作者為基礎、輔以多個群防群治力量的多元共治警務團隊。 “這些團隊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辦公,完善外觀標識,規范內部設置,配置社區警務專用電動汽車…………”據社區民警小李介紹,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集辦事接待、矛盾調解、日常辦公于一體,確保讓社區警務團隊落得下腳、轄區群眾上得了門。 “郭坑鎮篁卿村有一名低保困難戶,孩子出門打工,只有老人在家?!?月2日,龍文分局郭坑派出所社區警員和社區工作人員在開展日常入戶走訪時發現這一情況,立即上報給社區民警。次日,社區民警、警員、工作人員便帶著油和米等生活物資到留守老人家中慰問。 “有你們真好,太謝謝了!”老人真摯的感激,不僅是對社區警務團隊最好的回應,更是對他們工作的高度認可與鼓舞。社區警務工作深入基層,切實做到“身”入群眾、“心”系民生,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資源融聚 精準化宣防 2024年11月25日,藍田派出所接到反詐預警:轄區王阿姨正遭遇電信網絡詐騙,手機占線。值班民警隨即聯系其家人并通知社區警員前往王阿姨家中。社區警員發現家中未見人、家屬沒趕回、王阿姨手機已呼叫轉移,隨即聯系熟悉社區情況的樓棟長,從而找到與王阿姨熟識的幾位阿姨,最終在老人活動室找到正欲了解“投資理財產品”的王阿姨。民警和社區警員及時趕到,成功阻止了一起詐騙案件的發生。 這是社區警務團隊成功應對電信網絡詐騙的一個實例,充分展現了其快速響應、精準定位、高效聯動的優勢。為更有效地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發生,龍文分局積極發揮社區警務團隊力量,全面開展防詐、反詐的宣防舉措,從源頭上打好反詐“預防針”。 社區警務團隊利用顯示屏、展板、云廣播、無人機等多樣化資源,在小區全方位開展反詐宣傳。同時,他們將小區科學劃分為多個小網格,并建立相應的宣防微信群,社區警務團隊成員在群里持續推送防騙知識。此外,社區警務團隊還定期舉辦反詐宣防主題活動,并成立夜間反詐巡邏隊。每周一至周五的晚上,巡邏隊員深入居民家中及沿街店鋪走訪宣傳。 “陳大哥,這些詐騙手段你得看看,提高警惕性!”“好的,好的?!薄澳慵亦従幼罱袥]有來新租客?我們得登記一下?!痹谌霊舴丛p宣傳的同時,社區警務團隊還積極落實“一手宣防、一手采集”的工作模式。 龍文分局協調電力、水務等部門數據資源,充分發動社區警務團隊力量上門,對新入住和尚未登記的人員有針對性地補錄信息。據統計,2025年1月至2月底,龍文分局共采集流動人口信息9000多條,其中2月份就采集了近7000條。 服務融入 多元化調解 矛盾糾紛往往是眾多警情的觸發器,也是社區治安的“晴雨表”。當糾紛發生時,如何高效處置、妥善化解,成為龍文分局亟待解決的問題。 鑒于此,龍文分局積極將化解矛盾資源優勢向社區延伸,在黨群服務中心設立調解室,在社區選聘金牌調解員“預約式”進駐、銀牌調解員“常態式”進駐,并結合社區警務團隊,共同組建了一支專業且高效的社區調解團隊。而聘請的專職律師也會定期入駐調解室,為居民提供更加專業、權威的法律咨詢與調解服務,從而打造出“家門口的調解室”。 “樓上鄰居一直來吵架,你們能幫忙調解嗎?”2024年10月,龍文區融信社區的陳先生致電社區居委會求助。社區工作人員迅速介入調查,發現這是樓上樓下居民在頂樓晾曬雜物所引發的矛盾。 了解這一情況后,社區警務團隊擅長處理鄰里糾紛的“兩員”————社區警員與綜治網格員,迅速組成調解小組展開行動。他們憑借自身“人熟、情況熟”的優勢,上門走訪,傾聽雙方的意見與需求,組織調解,說家常講道理。經過多次調解,雙方均作出讓步,成功促成糾紛和解。 “我們的調解員各有所長,覆蓋物業管理、民間借貸、家庭糾紛等眾多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社區民警小蔡向記者介紹道,為確保調解工作的精準高效,社區警務團隊會根據矛盾糾紛的具體類型和復雜程度,挑選擅長該領域的調解員介入。這不僅提升了調解的專業性和成功率,也讓群眾感受到更加貼心和專業的服務。 (本報記者 洪凌霄 通訊員 沈明玲)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