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討要快三年的工資總算有了著落。再一次感謝我們的審判員、書記員為百姓排憂解難,本人無以言表,特寫此信予以感謝。”3月4日,南安法院水頭法庭收到一封手寫感謝信,字里行間洋溢著當事人對法庭工作人員真摯的感激之情。 這封信來自勞動者陳某。2022年3月至5月期間,陳某受雇于吳某擔任土方環保車司機,說好的勞務費用及補貼、修車費共1.2萬余元。經陳某多次討要,吳某通過微信還了2000余元,但剩下的1萬余元任陳某怎么催討,吳某均以各種理由搪塞推諉。 今年年初,在多次討要無果后,陳某向水頭法庭提起訴訟。 案件受理后,法庭干警秉持“調解優先”原則,仔細研究了案件卷宗,梳理了雙方的爭議焦點和證據材料。之后,法庭干警多次聯系吳某。經歷數次無人接聽后皆未放棄,終于與吳某取得聯系。吳某表示,自己目前確實資金周轉困難,實在無力一次性支付全部款項,并非有意拖欠。 面對這一情況,法庭干警一方面安撫陳某的情緒,告知法院一定會盡力為他爭取權益;另一方面,積極與吳某溝通解決方案。不僅為吳某分析了拖欠勞務款可能面臨的法律后果,同時也考慮到其自身的實際困難,提出了分期支付的調解方案。 在法庭干警的不懈努力下,吳某同意分五期支付陳某的勞務款,并且第一期款項在協議簽訂的當日支付,剩余款項按照約定時間陸續支付,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3月4日,當簽好調解協議后,吳某當即通過微信向陳某轉賬第一期勞務款。“這錢我催討了近三年,他一直以各種理由推拖,沒想到你們這么有耐心,幫我解決了大難題,太感謝了!”收到第一筆錢的陳某激動地說道。回家后,陳某又親筆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手寫感謝信,以此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意。 (本報記者 林揚陽 通訊員 朱婷婷)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