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平市消防救援支隊多維聯動———— 打造新時代“雷鋒式”志愿服務樣板 三月的閩北大地,春風裹挾著雷鋒精神拂過南平。 伴隨全國“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的號召,南平市消防救援支隊以1400余抹“火焰藍”志愿者為筆觸,在城鄉畫卷上繪就動人篇章。從非遺木偶戲里的消防口訣,到社區老人家中重新布局的電路;從消防站里此起彼伏的金屬破拆聲,到廣場上飄動的彩色志愿馬甲————這支隊伍用“理論+實踐”“定點+流動”“線下+線上”的立體化模式,搭建起精神、服務、安全、文化“四維傳承”體系。 精神傳承———— 錚錚誓言礪初心 3月1日清晨,延平區文化廣場的梧桐樹剛抽出嫩芽,廣場中央的消防宣傳展臺已被晨練群眾圍得水泄不通。南平市多部門聯合在此啟動“學雷鋒”文明實踐月儀式,創新采用雙會場四場次聯動,讓理論宣講與技能實訓如春風化雨。 “以前總覺得消防知識枯燥,今天才發現滅火器使用像跳舞要有節奏感。”市民李大姐在消防員志愿者的指導下,首次完成“提拔握壓”四步滅火法。 現場“精準宣教三部曲”打破傳統說教模式:VR火場逃生設備讓群眾身臨其境體驗濃煙環境,消防宣傳車搭載宣傳模塊現場演示安全逃生技能,特制的“消防知識掌中寶”折頁更以漫畫形式將119報警要訣編成順口溜。據統計,當日發放的1500份安全手冊中,這種“口袋寶典”領取率高達92%。 在建甌市,“紅色黨員先鋒隊”正將消防法規編成方言快板。“電線不能當晾衣繩,通道莫堆雜物筐…………”78歲的張大爺跟著節奏打拍子,悄悄把陽臺上纏繞電線的衣架收了起來。 這種將專業術語“翻譯”成群眾語言的智慧,讓安全宣教實現從“單向灌輸”到“雙向奔赴”的質變。截至3月5日,這場持續月余的文明實踐已惠及2200余人次,讓新時代雷鋒精神在紅色熱土上綻放新光彩。 服務傳承———— 彩色馬甲織密網 在建陽區,一場特殊的“公益集市”正如火如荼。 橙色救援隊指導志愿者進行水帶鋪設比賽,藍色服務隊為獨居老人安裝煙感報警器,紅色黨員先鋒隊挨家挨戶排查“飛線充電”。這抹流動的“志愿彩虹”,成為南平城鄉最溫暖的春色。 “多虧了這些穿藍衣服的后生仔!”住在老城區的王奶奶拉著志愿者的手感慨。她家30年老宅經“三查三改”診療:蜘蛛網般的電線換成PVC套管,堆滿廢品的消防通道變得寬敞明亮,嶄新的滅火器擺在廚房觸手可及處。 這支由消防員、電工、社工組成的“居家診療隊”,已為106戶特殊家庭完成安全改造。 在浦城縣,“平安守護隊”創新推出“居家安全體檢套餐”:用熱成像儀檢測電路異常,用煙霧發生器測試逃生路線,甚至模擬老人輪椅通過消防通道。這種“把實驗室搬進百姓家”的服務模式,讓隱患整改率從往年的64%躍升至89%。 正如河濱街道李主任所說:“他們不是在完成任務,而是在治愈城市的安全頑疾。” 安全傳承———— 實景課堂育火種 3月4日的松溪縣伍心康養中心,木偶戲《將進酒,消防5+3必查》引得滿堂喝彩。在省級非遺“大腔金線傀儡”的悠長唱腔中,清樓道、清陽臺、清廚房的安全常識隨提線木偶翩躚起舞。72歲的戲迷陳大爺邊學唱腔邊記錄:“關電源、關火源、關氣源。這調子比藥方還好記!” 這種文化浸潤的智慧同樣閃耀在消防站開放日。在光澤縣消防大隊里,液壓擴張器與汽車玻璃的碰撞聲引發陣陣驚嘆。“原來不是所有火都能用水滅!”校園先鋒隊志愿者小林在體驗油鍋滅火后恍然大悟。 在建陽萬達的“消防體驗屋”,市民通過VR設備穿越到高層火災現場,電子屏實時顯示逃生路徑評分,讓安全教育變成闖關游戲。 據統計,全市23場開放日活動培訓志愿者骨干380人,發放資料750余份。更令人欣喜的是,參加過活動的群眾中,有43%自發成為社區、校園安全宣傳員。 正如消防員鄭振盛所說:“我們播撒的是安全的火種,收獲的是千萬個民間消防員。” 下一步,南平市消防救援支隊將持續深化“雷鋒式”志愿服務品牌建設,年內將聯合相關部門打造特色服務項目、培育消防志愿講師,讓“火焰藍”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流動風景線。 (本報記者 湯仙念 通訊員 李陽)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