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破產清算”到“破繭新生” ————莆田城廂法院創新執破融合機制助力企業重生 近日,莆田市城廂區人民法院深化“執行與破產程序銜接機制”(以下簡稱“執破融合”機制),成功幫助福建省網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實現重生,為民營企業家紓困解難提供司法范本。 福建省網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市場波動及經營不善陷入債務危機,股東李某某與黃某某共同背負巨額債務。執行階段,法院發現企業雖資不抵債,但具備重整價值:公司業務基礎良好,股東李某某有強烈償債意愿且愿意注資挽救企業。然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相關規定,公司重整不能免除自然人股東的擔保責任、出資責任等法律責任,這使得傳統重整程序難以平衡企業重生與股東權益保護。若不解決股東債務豁免問題,誠實但不幸的企業家將失去二次創業機會,更可能引發“躺平”心態,削弱市場活力。 城廂法院迅速啟動“執破融合”機制,由執行法官與破產審判法官聯合組成合議庭,統籌推進企業破產與股東債務清理程序,實現“程序銜接、效率提升、矛盾化解”三重目標。 在重整方案中,法院指導管理人制定專項方案,將自然人股東責任免除條款寫入重整計劃:股東李某某以“重整投資人”身份注入資金,集中化解企業及個人債務,債權人同意按照重整計劃受償后在執行程序中免除股東的剩余債務,不再追究股東的擔保責任、出資責任等法律責任;通過股權調整吸引新資金注入,保障企業持續經營。 最終,重整計劃獲全體債權人表決通過,法院裁定批準重整計劃并終止重整程序。根據約定,重整計劃執行完畢后,股東李某某剩余債務將被依法豁免,既為企業“止血”,也為誠信創業者“松綁”。 本案是莆田法院首次通過“執破融合”機制一攬子解決企業債務與股東連帶責任問題的實踐案例,其意義遠超個案。城廂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深化‘執破融合’機制應用,推動更多‘僵企業’向‘活資源’轉化。同時,計劃建立‘民營企業紓困綠色通道’,提供‘預重整輔導’‘信用修復’等配套服務,形成‘司法+市場’的全鏈條保護網,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司法動能。”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城廂法院以創新實踐詮釋了這一理念,不僅讓危困企業破繭新生,更以司法溫度點燃企業家再出發的勇氣與信心,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法治力量。 (本報記者 陳靜 通訊訊員 劉明 吳娉婷)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