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南安市水頭鎮東南法治文化廣場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一場備受矚目的“武榮義警”工作推進暨治安積極分子表彰會議在此盛大舉行。此次活動以“見義勇為志愿同行”為主題,圍繞強化基層“融警務·匯治理”機制展開,大力弘揚見義勇為精神,為地方平安建設添磚加瓦,推動其邁向新高度。 眾木成林織網 化解基層難題 “新的方案劃分了臨時停車位,還制定了錯峰停車的規則。大家看看行不行?”日前,在南安市水頭鎮某老小區里,物業義警隊隊長正和居民們商議著。這個小區由于早期規劃不足,停車難題就像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定時炸彈”,時不時引發鄰里間的矛盾沖突。正當大家為此焦頭爛額時,小區物業義警隊站了出來。他們挨家挨戶耐心溝通,詳細分析現狀,又與物業反復商討。經過一番努力,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停車方案,得到了居民們的一致認可。鄰里間的矛盾就此煙消云散,小區恢復了往日的和諧溫馨。 自2024年6月18日“武榮義警”正式授旗以來,南安市公安局深知群防群治力量在基層治理中的關鍵作用,迅速整合社會各方資源,一支規模龐大的群防群治隊伍組建完成,人數多達1.6萬余人。其中,131支小區義警聯盟隊和425支村民小組隊伍如同“平安觸角”,分布在城市各個角落。如今,這些隊伍深入基層每一個角落,扎根社區每一處“縫隙”,將矛盾糾紛化解于萌芽,完美詮釋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的“楓橋經驗”精髓。 “警網融合”加速 驅動治理升級 老林和老陳本是關系不錯的鄰居,卻因房屋邊界問題起了爭執,矛盾如同雪球般越滾越大。今年2月底的一天,老林在自家院子里砌墻,老陳覺得老林占了自己的地,當場就急了,雙方因此又吵了起來。 村義警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上報給社區民警,并聯合村干部一同介入調解。義警小劉憑借和村民熟悉的優勢,安撫雙方激動的情緒;社區民警從法律角度,清晰地講解其中的利害關系,告知他們這樣鬧下去可能面臨的法律后果;村干部則從鄰里和諧的層面耐心勸導,回憶起兩家人以前互相幫忙的溫暖場景。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這場矛盾終于成功化解。 這一案例生動展現了“警網融合”模式在基層治理中的強大力量。南安公安緊緊依托“融警務·匯治理”機制,全力推動警網深度融合,創新推出“社區民警+社區干部+義警骨干”的工作模式——社區民警憑借專業知識為義警工作精準導航,社區干部憑借對社區的熟悉程度靈活協調各方資源,義警骨干則充分發揮帶頭作用,帶領廣大義警積極投入工作。三方緊密配合,信息傳遞暢通無阻,問題解決迅速高效,風險防控固若金湯,基層治理變得更加精準、更有成效。 警民協作揚帆 共繪平安底色 為了吸引更多人加入守護平安的隊伍,南安市公安局構建了一套完善的招募體系。他們與快遞物流、物業保安、外賣騎手、出租車行業等展開合作,組建了各具特色的義警隊;積極吸納社區干部、教師、老人協會成員等群體。這些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特長,在信息采集、糾紛化解、治安巡防等工作中貢獻力量。 同時,南安市公安局以“專業+機制+大數據”的新型警務運行機制為有力支撐,引導義警隊伍借助“海絲守護者APP”平臺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通過這個平臺,義警和公安實現了高效聯動,開啟了“互聯網+”群防群治的全新模式,服務維度不斷拓展。 如今,南安公安和義警志愿者攜手并肩,共同構建起問題聯治、風險聯控、平安聯創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他們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讓“平安南安”的畫卷更加絢麗多彩。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