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佘曉冬,莆田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負責人、一級檢察官。齊耳短發利落干練,眉眼間既有法律人的銳利,又透著一股溫潤的親和力。從檢十八年,她的身影始終穿梭在案卷堆疊的辦公室、莊嚴肅穆的法庭、校園鄉村的路上,先后獲評第一屆全國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業務標兵、“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福建好人榜”(敬業奉獻類)等榮譽。近日,她再獲全省檢察業務專家殊榮。 以匠心守護迷途春蕾 2010年,城廂區檢察院試點未成年人案件集中管轄,佘曉冬主動請纓,從零幀起步,用兩年的時間組建未檢科。彼時的她,常挎著鼓鼓的公文包,包里塞滿法律文書和社會調查報告,步履匆匆穿梭于司法局、學校間。 佘曉冬首創“1+1+N”幫教模式,聯動檢察、司法社工、社區、企業、學校等打造“三觀護二技能一服務”基地,社區觀護項目還獲評全國首批青少年社工示范項目。面對異地“三無”涉罪少年,佘曉冬聯系愛心企業提供非羈押教育監管條件,傳授工作技能;與心理咨詢師、社工組成監督幫教小組,矯正行為……一次回訪中,一涉罪少年遞上一張烘焙師職業證書。她欣喜地說,這是收到的最美回饋。 調任荔城區檢察院分管未檢工作期間,佘曉冬帶頭創建了“美荔未來”云平臺,將荔城區“木蘭春蕾”工作隊伍擴充至教師、醫生團隊,建立起未成年被害人“零門檻”法律援助制度,支持未成年被害人精神損害賠償請求。她走進山村海邊偏遠學校,送去了《檢察官姐姐的法治課堂》繪本、《荔檢“未”課堂》微視頻,開通“校園守護熱線”,把法的種子送進孩子心中。 以銳氣深耕案件質效 “辦案不是冰冷的流程,而是用法律重啟人生。”這句話被佘曉冬寫在辦公桌的便簽上,字跡力透紙背。 辦理薛某等16人電信網絡詐騙案時,佘曉冬連續三天泡在辦公室里,白板上貼滿密密麻麻的線索圖。為揭穿該公司假借期權交易平臺誘騙被害人投資的騙局,佘曉冬帶領團隊認真梳理互聯網平臺運行模式、金融創新規則、電信網絡詐騙審查要點,引導公安機關跨越三省取證。庭審時,佘曉冬立于公訴席上,字句鏗鏘如金石墜地,被告人當庭認罪。 從未檢到公訴,從承辦人到分管領導,佘曉冬始終把案件質量當作生命線,在一起起案件中沉淀錘煉。佘曉冬從未因案情簡單而須臾放松,也不因案件疑難復雜而退縮。她曾在“父母都管不了,檢察官能干什么”的質疑聲中,九個月跟蹤幫教后叛逆少年考上職校;曾三下農村案發地,現場調查、調解、聽證,化解鄰里糾紛,促案結事了人和;曾連續奮戰兩天,完成涉惡犯罪集團出庭指控…… 在不斷挑戰自我的時光中,佘曉冬收獲了福建省公訴人優秀論辯獎、莆田市“十佳平安衛士”、莆田市優秀公訴人等榮譽。 以春風化雨潤民心 信訪無小事,件件連民心。 在荔城區檢察院分管控告申訴的2年多里,佘曉冬先后接訪群眾133人次,包案9件,化解糾紛87起;創建了“聽、審、談、解、評”五步工作法,推動“一村一檢察官”制度落地生根,用檢察“微服務”疏通鄉村“大治理”。群眾上門時,佘曉冬起身相迎,雙手遞茶,鄉音溫和:“阿伯,慢慢講,我聽著。”田間地頭,她與村民圍坐,筆記本上記滿家長里短。 佘曉冬深知,司法救助不僅要解“燃眉之急”,更需謀“長遠之策”。對內,她打破部門壁壘,構建全院救助線索“一盤棋”;對外,她奔走于民政、婦聯之間,搭建特殊群體權益保護“連心橋”。 辦理一起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時,佘曉冬不僅爭取到省、市聯合救助金,更聯動婦聯為其母親提供就業培訓,讓破碎家庭重燃希望,真正實現“救助一案、溫暖一家、影響一片”。 以學者情懷點燃星火 “辦案是今天,調查研究是為明天。” 佘曉冬將實務難題化作理論課題,參與《未檢芳華》《迷失的青春》編撰,撰寫《檢察視野下未成年被害人綜合保護機制研究》等16篇實務論文,推動“未成年人特殊程序”從法律文本落地實務辦案機制。她主持“刑事政策視角下網絡犯罪幫助行為處置研究”課題時,抱來半人高的文書,逐頁標注紅藍批注,如繡花般織密法網。最終,課題轉化成市級網絡犯罪辦案指引,讓虛擬世界的傷害不再無處可訴。 作為福建省未檢人才庫專家,佘曉冬三度登上檢察講臺,以“木蘭春蕾”團隊為樣板,傳授“心理修復五步法”“幫教評估動態模型”等實務技能。一次授課中,佘曉冬說“幫教不是訓話,要像別檢徽一樣——輕一點,穩一點,把希望種進心里”。年輕干警感慨道:“她總能用案例把晦澀法條變成有溫度的故事。” 佘曉冬常說:“法律人的浪漫,是讓每顆蒙塵的心都能照進光。” 如今,她調任莆田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崗位變換,擔當如初,信念不改,在追尋正義的道路堅定而執著!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