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5日21時17分,將樂縣公安局指揮中心的報警電話響起。當班接警員張娟接通,聽筒里傳來了斷斷續續的抽泣聲。女性報警人反復呢喃的只言片語,讓已有3年接警經驗的張娟瞬間繃緊了神經。 “這不是普通的電話!”張娟迅速依據緊急警情處置預案開展處置。在持續23分鐘的通話中,她頂著報警人5次掛斷電話的焦灼,連續回撥9次,從支離破碎的對話中捕捉到“投資失敗”“活不下去”等關鍵詞。同一時間,“情指行”一體化實戰運行機制開始運行——黃潭派出所核查戶籍信息、城關派出所聯動尋人、刑偵大隊啟動信息研判。 此時,城關派出所民警謝榮旺抓住電話中女子尚牽掛還在讀高中的女兒的心理,反復撥打女子電話。經過兩個小時的勸解與疏導,最后取得她的信任,并加了微信。 26日0時5分,在南口孫坊村金溪河畔,根據指揮中心的綜合研判,民警謝榮旺正一步步“逼近”報警人。這位在基層磨煉了5年的“老民警”深知,當下的每一秒都在與死神賽跑。他一面用手機保持微信通話,一面引導女子回憶女兒的生活點滴:“你忍心讓孩子參加沒有母親的家長會嗎?”看似尋常的家常話,卻是攻破心理防線的“破冰錘”。 當民警謝榮旺撥開茂密的蘆葦叢,映入眼簾的是散落的空酒瓶和蜷縮在河岸的身影。“沒想到你們真會來……”輕生女子顫抖的哭腔,讓在場警員懸著的心終于落地。從接警到救助成功的180分鐘里,指揮中心共發起3輪研判會商,調取12處公共視頻,出動3組警力實施地毯式搜索…… 這場生命保衛戰,始于接警臺前那雙“聽得見心跳的耳朵”。在將樂縣公安局,每一位110接警員在處置報警電話時,都需要做到90秒內完成“情緒識別、關鍵詞提取、風險等級判定”。張娟正是憑借對異常呼吸頻率的敏感,在嘈雜背景音中捕捉到玻璃碰撞的細微聲響,為后期鎖定“河道區域”提供了關鍵線索。 “每個報警電話都是群眾對我們的信任。”在事后復盤會上,指揮中心教導員陳瑋萍說道。 那一夜,閃爍的警燈不僅照亮了南口蛟湖的夜空,更映照出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基層警務中的生動實踐——當科技賦能遇上職業本能,就能在生死邊緣織就最堅固的“安全網”。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