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方聯動 群防共治 建立完善聯排聯處機制,暢通與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實現對各類矛盾糾紛全覆蓋排查,逐一建立臺賬清單,落實動態管理;社區民警與駐所調解員定期深入轄區村居,開展多發性矛盾糾紛底數摸排工作;做好法治宣傳教育,切實增強群眾法律意識…… 一樁樁一件件舉措,皆是臺商投資區分局在矛盾糾紛化解中的生動實踐。該局“兩所一室”還聯動各相關部門和基層組織等力量,共同參與社會治理,構建多元共治體系,真正讓“楓橋經驗”在數據賦能與群防共治中煥發新活力。 2024年7月1日,轄區群眾林某報警,稱在角美鎮其種植桉樹的山上,魏某飼養的鴨子到其桉樹林中活動。他懷疑這樣會導致桉樹枯萎死亡,雙方就賠償問題引發糾紛。 接警后,南門海防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往現場了解情況。隨后的調解過程中,雙方各執一詞,難以達成一致意見。 次日,林某以防治桉樹病蟲害為由對桉樹根部施放低毒農藥,魏某報警稱施放的農藥顆粒可能影響鴨子安全,雙方再次發生爭執。 知悉情況后,民警聯合調解員、相關部門和村干部共同參與調解,從擺事實、講道理、拉家常的方式做好雙方當事人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最終,雙方當事人互相讓步、握手言和,當場簽訂人民調解協議書。 夜幕降臨,臺商投資區分局調解室的燈光依然亮著。群眾和民警、調解員的說笑聲不時傳出。“過去群眾對派出所避之不及,覺得‘進派出所就是犯事了’。經過多年‘接地氣’的調解工作,許多當事人跟調解員成了朋友,這里也成為群眾喝茶聊天、咨詢法律、答疑解惑的地方。”臺商投資區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民警和駐所調解員的努力,一次次上門調解變成了一次次握手言和。 當調解室的燈光成為群眾心中的法治燈塔,當民警的足跡化作社區治理的經緯網絡,新時代“楓橋經驗”在臺商投資區得到生動實踐。對臺商投資區分局而言,這既是從“被動接警”向“主動治理”的轉變,也是從“矛盾化解”到“民心凝聚”的躍升。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