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獅市人民法院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全鏈條”服務 “全周期”保障 從破土萌芽的初創陣痛,到乘風破浪的成長挑戰,再到轉型升級的突圍困境……企業發展的每個關鍵節點都呼喚精準司法護航。 今年以來,石獅市人民法院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傾力打造“全鏈條”司法服務體系,以創新司法實踐詮釋法治與經濟發展的緊密共生,為企業發展營造更優的營商環境。 專業“體檢”護航初創 對于新生企業來說,亟需專業的法律指導。如何將司法服務送到企業“心坎”上,并成功轉化為惠企實效? 2月26日,石獅法院與石獅市工商業聯合會共建的“民營經濟司法保護工作站”正式揭牌,同步聘請29名石獅市各行業民營企業家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咨詢監督委員、商事調解員。 工作站成立后,該院針對創業初期企業的司法需求,優選“法律指導員”為企業提供“點單式”法治服務,通過走訪調研、征求意見、座談交流等多種形式,準確摸清企業訴求、及時提供司法服務,助力市場主體健康成長。 不僅如此,該院還建立“府院企”法律咨詢聯絡協調機制,實行“一法官掛鉤一行業協會(商會)”制度,落實“服務保障民營企業健康發展12條承諾”,提供“一企一策”法律指導、“一類一冊”普法指南、“一問一答”咨詢服務,精準解決企業痛點堵點難點法律問題。今年以來,已為初創企業提供法律指導19次。 高效解紛賦能成長 “大家同在石獅做生意,以后少不了貿易往來,與其對簿公堂,不如坐下來好好溝通協商解決辦法。”1月17日,紡織服裝產業聯盟的政協委員調解室里傳來商事調解員蔡清棟的聲音,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正在調解。 石獅某貿易公司以銷售布料為業,與石獅某服飾公司一直有買賣往來。后因石獅某服飾公司尚欠貨款13萬余元,在多次催討未果后,石獅某貿易公司將其起訴至法院。 為妥善高效化解矛盾糾紛,承辦法官邀請同為企業家的商事調解員參與化解,在法官精通法律、商會熟悉企業的優勢下,雙方很快達成分期付款的協議。 該糾紛從立案到化解僅用10天,是石獅法院多元解紛、為企業成長賦能的一個縮影。 進入成長期的企業難免有“煩惱”,低成本、高效率解決矛盾糾紛是他們的共同心聲。石獅法院充分發揮商會與行業協會“貼近企業、熟知行業”的優勢,強化溝通協調,邀請28個調解組織、136名調解員入駐法院調解平臺,打造“法院+商會+協會”聯動解紛模式。 同時,著力匯聚部門共治合力,聯合石獅市政協分別在紡織服裝產業聯盟、祥芝法庭“黨建+”鄰里中心以及跨境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設立“政協委員履職解紛室”,凝聚多元解紛合力。今年以來,“線上+線下”化解涉企糾紛374件,標的金額6496萬元。 信用修復紓困重生 “謝謝法院及時啟用信用修復機制,這筆銀行貸款才能批下來!”2月19日,信用被修復后,石獅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感激地說道。 李某從事服裝貿易工作,因未及時向石獅某服裝公司支付貨款12.6萬元,被對方起訴至石獅法院。經調解,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但李某仍未按約定支付貨款,石獅某服裝公司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公司因貨款未及時收回,資金緊張,再給我幾天時間,一定還上。但是,現在我有一筆銀行貸款因存在執行記錄無法通過……”李某無奈地說道。 為一攬子解決雙方問題,執行和解團隊組織雙方進行調解,最終雙方當事人簽訂和解協議,李某一次性支付全部案款。隨后,承辦法官向李某所在公司出具《信用修復證明書》,助力其順利獲得貸款資金,使企業得以進一步發展。 執行一個案件,救活一個企業,帶動一個行業。石獅法院始終秉持善意執行理念,聚焦民營企業司法需求,研究制定《關于實行失信被執行人信用修復激勵機制的若干規定(試行)》,聯合第三方機構建立“司法+征信”信用評估體系,為符合條件的被執行企業主體開展信用修復,出具《信用修復證明書》。通過執行和解、分期履行等柔性執法措施,緩解被執行企業資金壓力,為企業解憂紓困。今年以來,助力588家企業化解債務、32家企業恢復信用,擦亮營商環境法治底色。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