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讀到與陳嘉庚先生一切有關的文字,對陳嘉庚的愛國赤子情懷和教育興國的卓識遠見景仰崇拜時,就會想起我的父親。 父親出身貧寒,我的三位姑姑早早被送給別家當童養媳。父親生前的回憶錄里有一段充滿愧疚的回憶:他受父母之命送二妹(我的二姑)到未來婆家去,二妹以為大哥帶她去做客,興高采烈。等大哥撇下她離開才明白過來,二姑喊著大哥,追趕著,哭得撕心裂肺。這一段文字,我幾乎不忍卒讀,只是想象那情景便淚含滿眶。 少年的父親愛學習而家貧,只讀到初一上學期便忍痛輟學。父親在小山村里邊耕邊讀,什么書都看。新中國成立伊始,政府需要青年人才,父親因文筆不俗且寫得一手好字成為公社文書。 我要感謝父親,在重男輕女思想嚴重且生活困難的年代,我們姐妹仨沒有像幾位堂姐妹們一樣被送養,可以讀書、參加工作。有孩子的家庭訂閱《中國美術》刊物也許不足為奇,可如果是在八十年代初窮鄉僻壤的家庭呢?二姐打小就表現出對繪畫的興趣和天賦,無師自通,畫的花花草草、古代仕女圖蠻像一回事。鄉村沒有美術教師,沒有會畫畫的人,父親到公社郵電所為二姐訂《中國美術》雜志,讓二姐以《中國美術》為師。 受父親影響,我們兄妹四個也喜歡閱讀。父親為我們兄妹訂閱《中國少年報》《小學生優秀作文選》《少年文藝》《兒童文學》《連環畫報》《全國中學生優秀作文選》《遼寧青年》等報刊雜志,讓我們見識外面廣闊的世界。父親從未對子女表現出多高的期望要求,只傾盡心力培養我們,滿足我們在生活學習上的一切需要。后來,哥哥高中畢業進了部隊,以他出色的文筆和腹有詩書的才華很快就提干;姐姐就讀福州工藝美術學校,擅長工筆繪畫,在家鄉小有名氣,如今退休的她依舊潛心國畫書法,樂在其中。父親是懂得尊重子女的,我喜歡文藝,父親帶我去考師范音樂班,支持我選擇幼兒師范專業。盡管我的音樂夢想并未實現,可承蒙父親影響,今天的我尚可在文字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 不是每一個有志青年都可以像陳嘉庚先生那樣成就一番光輝偉業流芳百世。父親只是千千萬萬普通人中的一個,因身體不好,四十歲便不得不病退離崗,攜家人回山村定居。但父親是個胸懷責任、心中有愛的人,他極力扶持務農的兄弟姐妹家庭,督促家族晚輩上學讀書,資助親友家孩子讀書、考中專、上大學。無論我們家住在哪里,都有左鄰右舍的年輕人與父親交朋友,找父親談心,訴說心中的困惑迷惘;家中不讓讀書或不讓高考失利復讀的鄰居孩子,也悄悄來請父親幫忙說情。我們家經濟并不寬裕,每一次家鄉倡議捐資助教時,他往往捐得最多。記得我上學途經小鎮影院,見影院前大紅的捐資光榮榜上,父親的名字赫然擺在第一位——父親捐了50元。母親有點不高興,私下嘀咕父親為何要如此慷慨,但我理解父親。 父親離世已近三十年,生前未給我們兄妹留下多少房產積蓄,可在他作為我們父親的幾十年,以身作則,于無聲之處影響子女品格養成。我們兄妹都像他那樣熱心善良,也像他一樣自強不息、努力進取,并以此影響教育我們的下一代,生活不富有但安逸平順。父親給予我們的精神財富遠遠比金錢物質更為豐厚可貴! 謝謝了,我的父親!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