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違法者”蛻變“普法者” ——周寧縣社區矯正管理局打造綠色生態矯治模式 “親手種下一棵樹苗,就像給自己種下希望。曾經我因為一次僥幸心理毀掉一片山林,今后不僅要遵紀守法,更要為保護環境盡一份力?!比涨?,在周寧縣浦源鎮紫云村,因失火罪被判緩刑的社區矯正對象鄭某與10余名社區矯正對象開展生態修復植樹活動,種下紅豆杉等苗木30余株。 近年來,周寧縣社區矯正管理局積極打造“三庫+碳庫”綠色生態矯治模式,圍繞破壞生態類犯罪的社區矯正對象,建立“強化認知+生態修復+法治教育”社區矯正舉措,精準提升矯正實效,幫助矯正對象重建責任感、價值觀,實現社區矯正對象與生態環境的雙重“再生”。 周寧縣社區矯正管理局結合社區矯正監管實際情況,以破壞生態類犯罪的社區矯正對象為首批生態環保集中法治教育對象,依托“三庫”生態文明學習實踐基地,組織社區矯正對象通過實地參觀、生態復種、警示教育等方式,進一步增強社區矯正對象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不久前,周寧縣社區矯正管理局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實地參觀周寧縣“三庫+碳庫”生態文明實踐基地。其間,工作人員現場解說“補種復綠”機制,結合典型案例闡釋生態修復在刑罰執行中的重要意義,讓社矯對象直觀感受“三庫+碳庫”重要理念的思想內涵以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 為了讓破壞生態類犯罪社區矯正對象實現從“破壞者”到“修復者”的轉變,周寧縣檢察院、法院、司法局、公安局、林業局召開推進生態修復性司法聯席會議,會簽《周寧縣生態環境損害修復保證金提存辦法(試行)》,全面推進生態恢復性司法實踐,不斷深化“綠色矯正”措施。 “春耕備耕、清明祭掃時一定要嚴守用火規范,一次僥幸心理可能毀掉一片山林,更會毀掉自己的人生!”在社區矯正對象生態環保專題法治警示教育活動中,犯失火罪的社區矯正對象葉某“現身說法”,結合自身因疏忽引發山火、觸犯法律的慘痛教訓,以“法治宣傳員”身份向全體社區矯正對象發出警示。 平日里,周寧縣社區矯正管理局持續加強生態法治宣傳教育,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向社區矯正對象重點解讀清明祭掃、春耕生產中的用火規范,通過真實案例的“沉浸式”教育,進一步強化社區矯正對象對森林防火法規的認知,筑牢“野外用火安全無小事”的思想防線。今年以來,共開展“三庫+碳庫”綠色矯治專題警示教育7場次,教育社區矯正對象150多人,努力實現社區矯正對象從“違法者”到“守法者”再到“普法者”的蛻變。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