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寒料峭的清晨,建甌市養老院走廊里飄來陣陣茶香。法官握著八旬老人顫抖的手,指尖輕輕摩挲著反詐宣傳冊上的凸點盲文,晨光透過雕花窗欞,在老人渾濁的眼底泛起漣漪。這是建甌法院“一老一小”司法保障體系在2025年的最新實踐圖景。近年來,該院聚焦“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著眼群眾“急難愁盼”,圍繞“一老一小”的民生問題,創新打造“法安銀齡”品牌和“一三五·同心圓”工作法,依法妥善審理每一起涉老、涉未成年人案件,把“守心”的工作做深做實,為“一老一小”織密保護網、撐起關愛傘,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 銀齡解紛密碼—— 法暖夕陽護親情 “朱伯伯,這兩瓶酒您帶回去,中秋家宴時咱們再喝!” 在建甌法院城區法庭“溫馨調解室”里,承辦法官鄭芝微將兩瓶沉甸甸的米酒輕輕推回老人面前。墻上的合影定格著這個特殊時刻:年過七旬的朱家父女時隔九年重新依偎在一起,家事觀察員老張的眼角還閃著淚光。 這場跨越九年的親情拉鋸戰始于2015年。因女兒婚姻選擇的分歧,朱家父女先后四次對簿公堂,直至2024年的名譽權訴訟將家庭矛盾推向頂點。“看似簡單的侵權案件,實際上是親情斷裂的創口。”承辦法官鄭芝微翻開泛黃的卷宗回憶道,當她發現被告仍是老人的妻女時,果斷啟用了“家事觀察員+適老調解”機制。 在布滿青苔的百年老宅里,法官與觀察員十次登門,捕捉到案件的關鍵切口——女兒床頭珍藏的童年全家福,老人每天擦拭的女兒周歲銀鐲。當承辦法官鄭芝微用方言問出“您起訴的真正訴求是讓女兒回家吧?”時,倔強的老人突然捂住眼睛,淚水從指縫滲出。 承辦法官鄭芝微和家事觀察員趁熱打鐵,勸說這對父女用心體會血濃于水的親情,在愛與尊重之間找到一個最優解。朱伯伯改變先前“冷漠”的態度。最終,隨著調解進入尾聲,這對父女和好如初。 這樣的溫情場景,正在“百合花開”“映夕陽法官工作站”成為日常。為提升老年人服務“成色”,2023年5月,建甌法院與建甌市委老干局共建“一站一室”(“百合花開”映夕陽法官工作站和“法安銀齡”老黨員工作室),通過適老型訴訟服務、家事觀察員、活用調處機制、深化部門聯動等,進一步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回應社會關切。 數據顯示,該機制運行以來涉老案件調解成功率提升至50%,“設置老年人服務綠色窗口和愛心專座”“贍養執行綠色通道”等創新舉措,讓老年人權益保障既有法度又有溫度。 童心守護方程式—— 法槌搖籃筑未來 近日,建甌法院城區法庭調解室里,8歲男孩聰聰蜷縮在父母中間,將頭深埋臂彎。這起非婚生子撫養權糾紛案中,母親黃某以“擔心孩子受歧視”為由起訴變更撫養關系,而父親李某堅決拒絕:“他永遠是我兒子。” 承辦法官并未氣餒,次日便帶著家事觀察員上門走訪。李某坦言,因顧慮親子鑒定傷害孩子自尊,才堅持保留撫養權。交談間,一旁做作業的聰聰始終心不在焉,眼神游移間滿是無助。當法官單獨詢問時,孩子突然哽咽:“我想弟弟,想跟媽媽住……”淚水瞬間模糊了稚嫩的臉龐。 “父母的愛不應成為拉鋸戰。”法官將雙方帶入“背靠背”調解模式,既肯定李某視如己出的父愛,又引導其換位思考:“孩子已能表達真實意愿,這是成長的證明。”最終,以“尊重孩子選擇權”為共識,李某在調解協議上簽字時紅了眼眶:“只要他開心就好。” 當父母的手再次相握,聰聰終于揚起了久違的笑容。 2021年至2024年,建甌法院涉未成年人案件量由258件增至283件,增幅達9.69%。這些數據凸顯了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近年來,圍繞“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建甌法院成立家事少年法庭,創新打造“一三五·同心圓”工作法,將朱子理學融入家事少年審判機制,聘請家事觀察員28人,累計成功調解家事糾紛236起。著力實現“前端重預防、審判重保護、末端重幫扶”的目標,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更加優質、全面、綜合的司法保障。 2024年數據顯示,涉少案件訴前調解成功率同比提升30%,“家事糾紛聯席會”“家庭教育指導令”“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卡”等創新制度,正在重塑家事審判的司法范式。 法治潤心工程—— 普法煙火映萬家 “小朋友們,這個魔法圈圈能保護你們不被大灰狼帶走哦!”近日,在建甌機關幼兒園,法官助理魏韻純正帶著90名萌娃玩“法治跳房子”游戲。這場看似游戲的普法活動,藏著法院的深遠考量——將法治教育從小學向學前教育延伸。 在城市的另一端。法官們帶著“反詐茶葉蛋”走進養老院,蛋殼上印著“高息理財是陷阱”“養生講座多留心”等順口溜。“比發傳單管用多了!”83歲的張奶奶舉著茶葉蛋笑道,“回家要給老姐妹們都說說這個‘防詐蛋’。” 這種“接地氣”的普法創新,源于建甌法院對特殊群體需求的精準把握。2024年以來,他們推出“銀齡法律下午茶”“親子模擬法庭”等102場特色活動,將晦澀法條轉化為生活場景。更令人矚目的是通過方言普法短視頻、在線法律診所等形式,讓法治教育突破時空界限。 “每起‘小案’都是時代注腳”。建甌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葉仲銘站在家事文化長廊前,望著墻上“循理賦能,法愛同行”的匾額感慨:“把守護一老一小落在實處,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法院更需要做細做好潤物細無聲的法治宣傳和普法教育。”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