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邊的云絮輕撫著閩江入海口,潮聲里裹挾著咸澀的海風,將我的思緒牽回魂縈夢繞的故鄉。 這座在明代《閩都記》中便有記載的梅花鎮,六百多年來始終保持著“浪卷千堆雪”的磅礴氣韻。當費翔《故鄉的云》在耳畔響起時,記憶中的石板街巷便次第蘇醒:漁市里“一刀理一刀”“一角、兩角……”此起彼伏的鄉音俚語,蔡夫人廟繚繞的香火,城門兜斑駁的夯土城墻……這些浸潤著歲月包漿的文化符號,正隨著鄉村振興的春風,在時代浪潮中煥發新生。 當我重返故里,重新審視生養我的故土,這座千年漁鎮正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尋找新的坐標。如何以村之微薄之勢助力鎮的開發,塑造宜居又宜業新梅花呢?我與梅新村的書記就此展開了深入的探討,期間民宿產業的發展構想尤為引人矚目。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冬日,我邀請了專業的民宿設計師一同前往實地考察。 循著山邊嶺的碎石小徑,我們抵達了梅新村山邊嶺與將軍山環線休閑步道東北角,只見幾座崖畔石屋在咸濕海風中靜立。背倚將軍山蒼翠,面朝閩江入海口浩渺,白鷺掠過的弧線將視線引向天際線。設計師和我們分享的設計理念是:根據梅新村此處坐擁山地,與江海相依的絕美地理格局,計劃打造梅花“新天地”。著重突出民宿的五大主題特色:打造“鮮甜梅花”小海鮮美食空間體系、“素雅梅花”住宿空間體系、“幽香梅花”景觀環境空間體系、“鳥語梅花”文娛空間、“心安梅花”古城民俗空間,在設計師移步換景的解說中,五大主題空間的構想漸次清晰。 山腰處的四間堂民宿將重構“梅影橫窗”的詩意,木屋茶室要在濤聲中演繹“寒梅著花”的禪意,而改造后的基督教堂,則將見證“海絲情緣”的浪漫重生。 下得山來,古城的肌理將在腳下繼續延展。從林位宮到中琉展示館,從西施古弄到鄉約所,明清建筑群如散落的珍珠亟待串聯。我們規劃的不僅是旅游動線,更是一條文化臍帶——當游客在陶藝館揉捏海泥,在共享茶室品味茉莉香片,在“小海鮮”餐廳蒸煮現捕的海鮮時,漁鎮千年的呼吸便滲透進每個細節。 在暢談中,我們皆沉醉于對古城未來的美好憧憬。從民宿出發,沿著梅南古厝一路蜿蜒下山,落日熔金時分,我們來到了修繕之后的古城墻。冬日暖陽如金色綢緞,輕柔地披灑在古城墻上,那溫暖的光束輕輕拂過我們的臉龐,周邊的旌旗在微風中獵獵作響,那一刻,明洪武年間的夯土聲仿佛穿透時光而來。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江夏侯周德興率眾筑城時,可曾預見六百年后,時代將為古城注入新的生機? 咸澀的海風送來遠處的汽笛,我仿佛看見: 漁家姑娘的水袖,終將在文旅融合的舞臺上旋出新時代的浪花。這座被大海雕刻了六百多年的古鎮,正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處,梅新村譜寫的“新天地”的春天故事就是梅花鎮宏大敘事中的濃重一筆。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