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浦城縣人民法院高效化解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在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巧妙修復了親情關系。 2018年3月,陳某為解生意困局向親戚張某借款,張某輾轉籌措11萬元救急,雙方約定利息每月支付一次。起初陳某尚能正常付息,但自2019年3月起便開始拖欠,至2023年4月經核算已欠息6.8萬余元,于是雙方重簽協議,約定陳某每月償還本金5000元,并于當年5月4日前結清該年度利息。然而,陳某僅于2023年5月、12月分別償還3萬元、1萬元后便失去聯系。張某無奈之下將陳某起訴至浦城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辦法官仔細查閱卷宗,詳細了解案情,發現該案事實清楚且雙方存在親屬關系。為妥善化解矛盾,承辦法官在征得雙方同意后,啟動先行調解程序。 調解中,法官從情理法多角度開展工作,一方面耐心傾聽張某作為資金中間人的雙重壓力,通過共情疏導緩解其對立情緒,并釋明若進入執行程序,陳某企業經營可能會受影響,進而拖累還款進度;另一方面則以拉家常方式與陳某深入交流,既引導其珍惜親情,又詳細闡釋拖欠債務的法律后果,使其認識到失信行為對親情和個人信譽的雙重損害。 經過法官多次溝通釋法,雙方當事人逐漸放下芥蒂,開始坦誠交流,最終在法官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張某同意下調利率并放棄調解日之后的利息,陳某則承諾3年內分6期還清借款本息共計16.4萬余元。簽訂調解協議時,陳某當場向張某致歉,張某亦表示理解。至此,這起跨越7年的借貸糾紛得以圓滿解決,雙方的親屬關系也得到有效修復。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