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侯縣南嶼鎮水西林歷史文化街區是由水西林氏祖宅及傳統聚居地組成,有上千年歷史。這里曾是“北嶼水西林,天下無處尋”的文人墨客私藏,現在已被列為福建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日,閩侯縣人民法院干警再次走進水西林,針對之前古厝保護工作的成效進行回訪。斑駁的磚墻依舊靜默,天井里漏下的光陰仍按著舊時軌跡流轉,回想當時的一起糾紛,那些曾劍拔弩張的裂痕,如今已消融在燕尾脊下新筑的燕巢里。 法官指尖撫過風火墻的細密紋理,觸到的盡是時光包漿后的溫潤——古厝未改朱顏,檐角鐵馬叮當,恍若在應答司法守護的承諾。 記得那時,水西林的一座古厝里,十余人面色凝重,分坐在老宅前廳各個角落爭論著。這是一起涉及古厝的分家析產糾紛,一切還要從20世紀50年代說起。 土地改革期間,閩侯縣政府向南嶼鎮水西村居民黃某等一家五口頒發《土地房產所有證》,確認了本戶土地、房產權屬,其中六間房屋坐落于水西林街區中。歲月變遷,房屋原有的產權人除了黃某外均已作古,十余位繼承人也已分散居住。 2018年,南嶼鎮水西林街區啟動古建筑房屋保護項目,黃某及各繼承人方才獲悉其中一位繼承人于1994年為上述房產辦理了《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并登記在自己名下。各方多次協商不成,黃某及其余繼承人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上述房產進行分割。 面對這起涉及人數眾多、積怨已久,又關乎古厝這一特殊標的物的分家析產案件,經辦法官第一時間邀請村干部、調解員等到古厝進行現場勘察,分別走訪聯絡了案件當事人,了解古厝現狀。通過分析研判,法官意識到,由于各繼承人都分散居住,簡單粗暴地按份分割涉案古厝所有權,可能不利于往后古厝的日常維護。因此,法官決定將當事人召集到古厝中,從文脈傳承、守護記憶的角度開展調解。 “大家先不要爭吵,今天把大家召集到這里來做調解,是想讓你們再看一看從小生活的地方,想一想當年四世同堂的日子。產權分割后,大家都分散居住,古厝無人維護,可能就無從尋找這些美好回憶了。”聽到法官的話,當事人環顧四周,陷入沉思。 看到當事人態度有所緩和,法官順勢提出,雖然從文化遺產保護的角度出發古厝不宜分割,但是當事人的權益仍需要被保護,可以通過協商確保在不分割古厝所有權的情況下保障當事人的權益。經過法官耐心細致的調解,當事人最終達成了古厝歸一人所有,古厝所有權人向黃某及其余繼承人支付經濟補償的調解協議。 至此,這起涉及水西林古厝的分家析產糾紛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將文化遺產保護理念融入家事調解,通過經濟補償代替實物分割的做法,既依法保護當事人的繼承權,又兼顧對古厝完整性的保護,統一歸屬有效避免了硬性分割可能對古建筑造成的維護困難。 案雖結,事未竟。在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依法審理涉古厝保護案件之外,閩侯法院還聯合福州高新區政法辦在水西林建筑群成立涉臺文物保護工作站,常態化開展古厝保護、文脈傳承等相關主題普法宣傳,進一步為水西林古厝保護注入司法力量,如今成效斐然。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