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個小孩有著對家庭破碎的恐懼、對未來的不確定以及對父母的依賴和不舍,盡管你們以后不再是夫妻,但始終是孩子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多為他們考慮考慮……”近日,石獅法院立案庭調解室里,在調解員和心理咨詢師的共同努力下,一起涉及撫養權糾紛的離婚案件雙方當事人在平和的氛圍中結束了婚姻關系,避免了進一步的矛盾和沖突,也為子女的健康成長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 小娟(化名)和小龍(化名)在短時間內相識、相戀、結婚,婚后育有兩個孩子。然而,婚前缺乏深入了解,婚后性格、觀念與生活習慣的差異,讓家庭矛盾頻發。小娟認為感情已徹底破裂,為孩子身心健康考慮,訴至法院要求離婚并爭取撫養權。 受理案件后,承辦法官本著“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原則組織雙方到法院調解。因案件涉及未成年人,法官委托有著豐富家事調解經驗的調解員李逢彪調解案件。 李逢彪組織雙方面對面溝通,發現兩人對離婚基本達成一致,只是在孩子撫養及財產分割方面存在分歧。秉持守護和諧家庭的原則,李逢彪希望兩人冷靜考慮有無和好可能,卻無奈于兩人眼中的疲憊與決絕。 “他們兩個大人的事,我們為什么要請假過來,他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跟我們一點關系都沒有?!薄案绺?,我想回去,我想爸爸媽媽在一起,我不想一家人分開?!痹趩为毰c小娟、小龍兩人的孩子對話時,16歲少年倔強的話語里藏著難以言說的委屈,而一旁年幼的孩子早已紅了眼眶,這一幕讓李逢彪心頭一緊。 深知父母婚姻破裂對孩子的潛在傷害,李逢彪迅速啟動家事糾紛聯合調解機制,聯合石獅市婦聯的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咨詢師蔡姝穎共同介入。 面對處于高中階段的少年,蔡姝穎用溫和而開放的提問,慢慢打開他封閉的心門。那些壓抑在心底的委屈、困惑與不安,在一次次真誠的對話中緩緩流淌而出。 而對于年幼的小學生,考慮到其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的局限,蔡姝穎巧妙運用畫圖法——彩色的畫筆、簡單的線條,讓原本緊張害怕的孩子逐漸放松下來,在涂涂畫畫間,將家庭的真實模樣、內心的害怕擔憂,以最純真的方式展現出來。隨即,蔡姝穎運用心理疏導技巧,逐漸緩解積壓在孩子心中的負面情緒。 通過與孩子的深入交流,蔡姝穎敏銳地察覺到,父母的爭吵已在兩個孩子心中留下深深的陰影。她耐心地與小娟、小龍溝通,細致地分析孩子當前的情緒狀態,從專業的角度給予他們在孩子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導意見。那一刻,為人父母的兩人終于意識到,自己的沖動與爭吵,早已成為扎在孩子心頭的刺。 緊接著,調解員引導雙方從孩子的健康成長方面考慮,理性解決財產分割及撫養權事宜。 “法律+心理”相融合,將“法結”“心結”一起解。經過不斷地耐心說理,小娟、小龍最終達成一致意見。 至此,這場涉及撫養權糾紛的離婚案件在調解員與心理咨詢師的協作下被柔性化解,最大程度降低了因父母離婚對孩子帶來的傷害。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