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身份 領職責 當先鋒 ——福清宏路周店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激活鄉村治理新動能 福清宏路街道周店村黨支部共有黨員83名,其中無職黨員52名,而青年無職黨員有23名。近些年來,周店村通過推動無職黨員“亮身份、領職責、當先鋒”,有效激活基層治理紅色動能。其中青年無職黨員從鄉村振興的“旁觀者”轉變為“主力軍”,已累計化解矛盾糾紛270余起,籌集建設資金2000萬元,為群眾辦實事1000余件,繪就了一幅黨群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生動圖景。 福清市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以宏路街道周店村為試點探索推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法。“無職黨員”是指組織關系在村或者社區、本身是黨員卻沒有擔任干部職位的普通黨員。 周店村黨支部按照“因需設崗、以崗擇人、人崗相適”的原則,立足村情實際,聚焦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需求,將村級事務細化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農村家園清潔、扶貧幫困、村級事務4大類,并設立村務監督崗、群眾意見收集崗、政策宣傳崗、民事糾紛調解崗、志愿服務崗、環境衛生監督崗、文明新風倡導崗、扶貧幫困崗等11個黨員示范崗,通過村黨員微信群、公開欄等渠道公布崗位及崗位職責,形成覆蓋全村的治理網絡。 黨支部把村里需要有人管的事設成崗位,根據無職黨員特長、年齡、身體狀況、工作履歷等情況,通過個人報名、黨員推薦、組織指定等方式引導無職黨員認領崗位,并簽訂履崗承諾書。 無職黨員陳得龍在村中的服務老人崗任職,為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理發,成為他們的“專屬理發師”。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陳得龍還無償上門理發,為村中的老人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實惠。 民事糾紛調解崗的無職黨員陳承池為村民調解;志愿服務崗的無職黨員紀家旺、張增全開設漢字課堂……無職黨員“入崗”后在鄉村治理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周店村青年無職黨員以其創新思維和實干精神,成為基層治理和產業發展的“生力軍”。在田園步道業態經濟推進建設中,青年黨員們不僅積極參與標書編制和招標流程,確保項目公開透明,還通力協作完成路線勘測、施工監督等關鍵任務,他們用智慧和汗水,將一條普通的鄉間小路升級為集觀光、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網紅打卡點”。 此外,青年黨員紀麗麗等人利用“微黨校”平臺開設直播帶貨,將周店村的特色農產品搬上“云端”,通過“田園步道+農特產品”組合營銷,為鄉村振興注入了青春活力與創新動能。 如何讓無職黨員有位更有為?無職黨員“入崗”后,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政治責任感和工作熱情。無職黨員帶頭成立紅白理事會、移風易俗勸導隊,廣泛開展移風易俗、完善村規民約等活動,在全村樹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與此同時,黨員們組建義務巡邏隊,配合村“兩委”定期開展護村巡邏,以“腳步丈量平安”的擔當,使“平安三率”深入人心。無職黨員還化身“和事佬”,成立義務調解員隊伍,協助村“兩委”成功化解數百起矛盾糾紛,將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等及時化解在萌芽狀態,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零上訪”的目標。 從群眾關心的“小事”到村莊發展的“大事”,黨員們主動擔當,成為政策信息的“傳聲筒”、實用技術的“傳授者”、困難群眾的“幫扶人”、鄰里糾紛的“調解員”,確保每名黨員都能找到最適合的“舞臺”,讓每一件群眾關切的事都有黨員負責到底。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