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景中游 “警”在身邊守 ——泰寧縣公安局全力護航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 浩渺湖光與赤壁丹霞相映成趣,人文古韻與自然奇觀交疊生輝,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及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泰寧縣,吸引五湖四海的旅客,實現了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 而群眾放心游玩、企業安心經營的背后,是泰寧縣公安局主動求變、因勢利導、積極探索的具體實踐。近年來,泰寧公安積極踐行“景區楓橋”工作法,全面深化“135”生態旅游警務工作機制運行,全力護航泰寧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 “在泰寧發展文旅產業我們相當放心,凌晨被偷的竹筏,中午民警就完完整整送回碼頭了。”日前,福建環大金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向辦案民警送錦旗時高興地說道。 時間回溯至3月18日,上青派出所接到上清溪旅游景區竹筏被盜的警情,所長廖善林立即帶隊趕赴現場。經過縝密偵查,兩名身著雨衣、頭戴照明燈的可疑男子被鎖定:凌晨1時許,他們來到停放竹筏的碼頭,環顧四周確認無工作人員在場后,合力將一只竹筏抬至岸邊,沿著景區河道乘坐盜竊來的竹筏逃離現場。 為了不影響景區正常運營,廖善林立即通過北部聯合警區綜合指揮室進行調度,協調聯動多個派出所,出動精干警力全力開展抓捕和追贓挽損工作。當日中午,嫌疑人陳某、張某落網,被盜竹筏成功追回。 “旅游作為泰寧轄區的名片招牌和支柱產業,保護景區和游客的利益我們必須全力以赴。”當被問到案件辦理過程中有何感悟時,廖善林語氣堅定地回答。 從景區竹筏被盜案的快速偵破,到古城景區矛盾糾紛的溫情化解,泰寧公安以“135”生態旅游警務工作機制為抓手,通過構建一個景區聯動聯勤組織體系,實體化運行“警長+河長”“警長+林長”“警長+景長”模式,深入實施隱患清零“放心”工程、景區防控“安心”工程、交通管理“順心”工程、景區服務“暖心”工程、警務保障“專心”工程等“五心工程”,推動與文旅、市場監管、林業等部門建立聯動,密切聯系各景區運營管理公司并提供服務保障,并組成“紅袖標”志愿服務隊和“警景”聯動巡邏隊開展日常聯勤,既鍛造打擊違法犯罪的“利劍”,又搭建服務群眾的“連心橋”。 城內的尚書第古建筑群是江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景區內游人如織,住戶、商戶眾多,矛盾糾紛偶有發生。 為將矛盾糾紛防范在先、化解在早、處置在小,古城警務室搭建起景區聯動聯勤體系——依托“互聯網+”模式,建立“平安古城”微信群,每日發布普法知識和惡劣天氣預警信息;積極發動群防群治力量,組建聯動巡防隊伍,排查化解各類涉旅矛盾糾紛。 值得一提的是,泰寧縣公安局還通過選拔優秀女警成立“妹仂”(泰寧方言的“姐妹”)女子巡邏隊,切實織牢古城安全防護網。定期駐守在古城警務室的女子巡邏隊每日穿梭巡邏在古巷間,充分發揮“人熟、地熟、音熟、情況熟”的優勢,解矛盾、化糾紛、守平安,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3月8日,臨市游客江女士帶著女兒到泰寧縣游玩,在體驗擂茶自制的過程中,小女孩不小心觸碰到燒水的瓷壺,灼燙的溫度立即讓她的小手起了水泡。心疼女兒的江女士厲聲質問店家,并要求賠償醫藥費用。古城警務室的“妹仂”女子巡邏隊民警朱凱齡聽到雙方的吵鬧聲,立即上前處置,她第一時間掏出便攜醫療包為小女孩包扎,并安撫家長和店家的情緒。 在朱凱齡近一個小時的耐心調解中,一起簡單的矛盾糾紛化于無形。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生活中有一些矛盾或糾紛不可避免,關鍵是訴求能夠及時得到受理、處置。我們每天在古城巡邏,就是要讓游客帶著憧憬而來,載著歡喜而歸。”朱凱齡表示。 縱觀全域,泰寧公安已在大金湖、九龍潭等重點旅游景區景點共設立警務室8個、執勤點11個,組建聯動巡邏隊伍26支128人常態化開展聯巡聯防。今年以來,共計開展景區巡邏250余次,幫助游客解決各類求助300余次,涉旅違法犯罪破案率和矛盾糾紛化解率均達100%。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