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萬元日賺66元至613元”“穩賺不賠的銀行過橋項目”……面對這樣的“高收益承諾”,10名投資者落入精心設計的陷阱。近日,龍巖新羅法院對馬某某集資詐騙案作出一審判決,以集資詐騙罪判處被告人馬某某有期徒刑8年1個月,并處罰金50萬元,同時責令其退賠321萬余元經濟損失。 2020年3月至11月,馬某某虛構根本不存在的銀行過橋項目,聲稱通過幫助他人償還貸款再續貸的方式賺取高額差價。她以遠超市場正常水平的日收益為誘餌,向謝某某、張某某等10名被害人承諾,投資1萬元每天可獲利66元至613元。在騙取信任后,馬某某陸續募集資金達1033萬余元。然而這些資金并未用于真實投資,而是被她用于“借新還舊”維系騙局,同時將大量款項揮霍于網絡賭博和個人奢靡消費中。最終,這場資金游戲難以為繼,導致被害人直接經濟損失321萬余元。 2023年3月,龍巖市公安局新羅分局接到群眾報案后立案偵查。同年5月,馬某某在辦理戶籍業務時被警方抓獲。 新羅法院經審理認為,馬某某在明知沒有償還能力的情況下,通過虛構項目、虛假承諾高額回報的方式,持續向不特定多數人非法集資。其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觀上實施詐騙行為,涉案金額巨大,已構成集資詐騙罪。 法官提醒:犯罪分子往往在初期按時兌付高額回報,利用人傳人的方式擴大受騙群體,一旦資金鏈斷裂便導致眾多家庭血本無歸。上述案件中,馬某某承諾的日收益率高達6.6%—61.3%,遠超任何合法投資的合理收益范圍,本質上就是利用人們的貪利心理實施詐騙。投資理財要保持理性,切勿輕信“低風險高收益”“穩賺不賠”等虛假宣傳,務必選擇正規金融機構,對明顯異常的高額回報保持警惕,守好自己的“錢袋子”,避免陷入非法集資陷阱。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