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是徐霞客兩度游黃山的經典名言。就憑他這兩句詩,搗鼓得我心旌搖蕩。于是,我便擇了良辰吉日,開啟了黃山之旅。 黃山,古稱黟山。唐玄宗聽信軒轅黃帝在此處采藥煉丹、得道升天的傳說,將黟山易名為黃山。黃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著稱于世,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托現代交通便捷之福,登黃山,我可以直抵黃山腳下,乘坐玉屏索道緩緩上山后,順著轎廂攀升,見山下林濤漫卷如丹青水墨徐徐展開。還未等我從視覺震撼中緩過神來,索道已至終點。立地抬眼望去,那棵電視屏幕上看過多少次的迎客松便撲入我的眼簾。我知道作為一棵植物,迎客松無關風月,無關感情,可我觀察她的姿勢,還是仿佛看出她在迎迓我的熱情。 到了黃山,游客大都自然會在迎客松旁,與她留個影,我亦隨俗與之套個近乎。攝像時,有風兒習習吹動我的衣袖,我似乎也聽到迎客松在竊竊私語,提醒游黃山應注意的事宜。我疾步向前,想近距離瞅瞅她的風姿,可風景區內保護措施嚴密,我只能敬而遠之,與之來個擺拍。 拜別了迎客松,我便向著天都峰進發。一路上,山勢逐漸陡峭,每一步前行都步履維艱,好在有許多友人作伴,并不感到孤寂。沿路奇峰林立,怪石嶙峋,登臨高處,海拔升高,空氣稀薄,我的腳步有些沉重;盡管如此,我還是懷揣“不到天都峰非好漢”的意念,大口吸氣,亦步亦趨,跟隨友人向前挺進。終于到了最為險峻的鯽魚背,我看見云霧在腳下或飄浮或繚繞,在這條一米寬、十多米長的山脊上,我宛如置身仙境。山脊兩側是深不見底的懸崖,低矮的圍欄防護,稍有不慎可能跌入萬丈深淵??芍弥半U地”,人的精神狀態便會迸發強勁的動力,一種挑戰極限的快感油然而生,從而戰之能勝,這也許就是黃山給予挑戰者的犒賞吧! 越過鯽魚背,一心往上爬,終于登頂天都峰。此時,俯瞰四周,一覽眾山小。是時,“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飛水飛山亦飛”。 我多么想張開雙臂,把這廣袤天地攬入懷中,與這“人間仙境”、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盡情相擁??! 登黃山百步云梯,如跨騰云駕霧之巨龍矣!行走其上,與云霧作伴,如果“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甭淙脒@種的意境,倒也坦然;而我在這里是懸在半空中??!梯下四周群峰聳立,梯上少年心事當拏云吶!這種體驗,令人畢生難忘。往前走便到了西海大峽谷,是黃山風景的亮點之一。這里的石柱峰、石床峰、薄刀峰、丹霞峰、九龍峰等“七峰一飛石”形態萬千,讓人看得如癡如醉、如夢如幻。 走出西海大峽谷,我體力已有點不支,可前方的“光明頂”,卻讓我眼前一亮,這里雖為黃山第二制高點,地勢卻較為平坦。它宛如一位寬厚長者,敞開胸懷接納疲憊的游客。到達“光明頂”時,午時的陽光灑滿山頂,驅散了我身上的寒意。許多游客在此用餐休息,我也不例外,休整補充體力。我邊吃食物邊欣賞周圍的景色。遠處,山巒疊嶂千峰里,云煙深處水茫茫;近處,游客歡聲笑語,分享見聞與感受。 離開“光明頂”,一路上途經許多綺麗美景,如丹罣峰、清涼臺、獅子峰、黑虎松等等,但最令我流連的,是夢筆生花。黃山北海散花塢左側,有一孤立石峰,形同筆尖朝上毛筆,峰尖石縫中長有一奇巧古松,盤旋曲折,宛如盛開的鮮花;峰下有巧石,形如人臥睡,故游人稱此景為“夢筆生花”,此為黃山四絕中的奇松與怪石的完美結晶,給人一種詩意美的審美感受。 沿山路彳亍而行,不知不覺,便來到了始信峰。這里是觀賞云海的絕佳之地,甫至峰前,我一眼就看到云水之氣在山間翻騰,仿若游牧的羊群。向前幾十米,便是此次旅程的終點站——云谷索道。佇立索道邊,回望來時路,我心中有幾多感慨,幾多惆悵,光陰不復來?。?nbsp; “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是時,我頓悟當年徐霞客之句,乃誠哉斯言矣!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