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巖市公安局湖山派出所探索“三維警務”模式—— 在大山深處守護裊裊炊煙 龍巖市永定區湖山鄉地處閩粵兩省三縣交界,森林覆蓋率高達84.29%,是典型的山區生態秘境。扎根于此的龍巖市公安局湖山派出所積極探索“林區、邊界、田間”三維警務模式,從保護生態到助力鄉村振興,從穿行邊界到扎根田間,守護著“全國生態文化村”的古木和“國家森林鄉村”的裊裊炊煙…… 林區警務織就立體網 湖山鄉是閩西重要林區和著名革命老區,仙崠國有林場50%以上的工區在湖山境內。為進一步做好轄區生態環境保護,湖山派出所與森林警察大隊、仙崠國有林場聯合成立生態警務聯勤工作站,將紅外相機、無人機巡查、網格員巡護有機結合,形成“空中鷹眼+地面鐵腳”的立體防護網。 “民警同志,不好了!飛天馬山腳下附近有股濃煙……”4月16日,轄區三來村村民張某在田間勞作時,偶然發現不遠處濃煙滾滾,身為網格員的他馬上聯系了社區民警。民警迅速趕到現場,發現是村民周某在路邊焚燒雜草。“大叔,一個小小煙頭就能燒毀萬畝林,我們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啊!”民警協助周某將火徹底撲滅后,向其普及森林防火相關法律法規,幫其增強防火意識。 “當年紅軍三打象湖山,靠的是群眾當‘活地圖’。今天我們守護生態,也要發動百姓做‘千里眼’!”湖山派出所所長張永鑫介紹,除了網格員巡護,該所還積極發動各村熱心群眾組建了9支生態守護巡邏宣傳小分隊。今年以來,湖山派出所已開展無人機巡查4次、舉辦專題講座5場、發放宣傳資料800多份,成功預警處置火險隱患10多起,阻止盜伐行為9次,破獲涉狩獵案件3起,有效維護了林區平安。 邊界警務架起連心橋 湖山鄉東南與平和縣蘆溪鎮、秀峰鄉、長樂鄉交界,西南與廣東省大埔縣西河鎮、大東鎮接壤,轄區治安狀況復雜。為此,湖山派出所牽頭成立邊界警務協作中心,執行“信息互通、勤務協同、應急聯動”機制,將邊界治理從“三不管”變為“協同管”。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3月12日上午,轄區村民謝某生手持一面題有“神警雄風破案快 感謝人民好警察”字樣的錦旗來到湖山派出所。原來,就在3天前的深夜,謝某生停放在自家店鋪門口的摩托車被盜。民警接報后立即啟動邊界警務“云端作戰”模式,信息秒級互通,湖山、大埔、平和三地警方同步設卡,接力追蹤,成功將嫌疑人抓獲并追回被盜摩托車。“原本我都不抱希望了,沒想到從報警到追回摩托車,竟然不到8小時!”謝某生摸著失而復得的摩托車連連感嘆。 “深山里易藏賭博、制假、制毒及稀土盜采等違法犯罪活動,我們融合邊界警力資源,利用搭載多光譜相機的無人機,對偏遠山林進行高空巡查,能及時、精準發現異常,更好地守護邊界平安。”據所長張永鑫介紹,今年以來,開展邊界聯勤聯防巡查4次,湖山轄區刑事案件發案數同比下降70%,治安案件查處結案率100%,邊界涉礦警情連續16個月“零發案”。 田間警務共譜和諧曲 “我們引入了鄉村游項目,生態優勢已成為村民取之不盡的‘聚寶盆’,怎能為棵梨樹傷和氣?”3月20日,在漳溪坑頭自然村田壟間的一棵老梨樹下,一場特殊的“樹蔭調解會”正在進行。原來,該村村民黃某與黃某某因土地流轉引發一棵老梨樹的產權糾紛,甚至揚言“砍樹分地”。為從根源化解矛盾,該所民警積極協調司法所調解員、鄉賢和果樹專家,組織當事雙方到爭議現場開展調解,引導他們在解決方案上達成一致意見。最終,雙方約定樹干產權共享、果實收益按比例分配,梨樹得以完整保留,一場可能引發沖突的糾紛得以化解。 近年來,湖山派出所推出“一村一警N員”機制,組建包含民警、鄉賢、農技專家、專職調解員的服務隊,既當農產安全的“質檢員”,又做產業發展的“護航員”。 “農技員審種植標準、鄉賢查企業背景、民警辨合同漏洞,騙子的劇本已經無法再演下去了!”返鄉創業的“95后”新農人小李激動地說。湖山鄉是巴戟天、靈芝的重要產地,湖山派出所針對它們種植周期長、投入大的特點,將“假種子”“偽訂單”“包銷售”“零風險”等詐騙案例編成宣傳單,通過入戶走訪、集中宣傳、設立警示標識等方式,從種植到銷售環節全鏈條布防。 今年以來,湖山派出所共排查化解土地、水源等生態資源糾紛32起,成功勸阻5起涉農詐騙案件,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5萬余元。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