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里蒜溪景,百年南洋風,千載驛道情。”莆田涵江江口鎮是福建省著名僑鄉,中西融合的南洋風情民居,別具一格的高墻紅磚大厝,堅韌不拔的華僑精神風貌,敘述著一代代江口人薪火相傳的故事。 涵江法院江口人民法庭扎根僑鄉四十余載,始終堅持用守正創新、孜孜以求的精神,繪就“以僑為本、以僑為橋”的司法畫卷。 近年來,江口法庭著眼涉僑糾紛主體司法需求,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做實做優做深涉僑多元解紛機制,以“調”為徑、以“解”為本、以“治”為向,推動司法服務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 多元協同 促“調”精準高效 聚焦便民宗旨,優化調解格局,江口法庭推動多主體協同合作,推進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三起案件的被告都是僑眷、歸僑后代,也都居住在農場里,即使拖欠租金我們也沒有一直催討。這次起訴是因為有的要退租,有的已經直接搬離,必須結算了。” 2024年5月,江口法庭庭長鐘曉珍收到赤港華僑農場為原告的三起租賃合同糾紛案件材料不久,就接到赤港綜治中心主任、赤港調委會主任吳世雄的電話,希望合力促成調解,維系好農場與僑胞僑眷的關系。 “我們做的小本生意,沒有經營經驗,賠了很多,還要算利息嗎?” “租金是很便宜了,但我實在是沒有足夠的現金一次性支付,能不能分期?” “我們去年就搬走了,雖然是提前退租,但鑰匙我都交還給農場了,能不能減免?” 為此,鐘曉珍三進赤港,先后了解了赤港華僑農場的意見以及租戶的意向和難處,因案施策,協助雙方就租期、分期方案、利息計算等問題達成和解,簽訂調解協議。 為深化與赤港調委會、赤港綜治中心的聯動解紛工作,江口法庭推進人民調解平臺“三進工作”,將赤港調委會納入人民調解平臺。 近年來,江口法庭與僑聯、婦聯、關工委、公安、司法、檢察、村委會、人民調解組織等10余部門保持常態聯系,與其他有關部門保持友好動態聯系,打造上下聯動、內外銜接的涉僑調解格局,切實發揮基層人民法庭的橋頭堡作用。 同時,針對涉民生的熱點問題,江口法庭建立“人大+法院”“政協+法院”工作模式,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群眾、服務大局的職能優勢。 據統計,自2024年11月以來,江口法庭累計邀請13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化解糾紛22件,其中成功化解18件。 如我在訴 讓“解”溫情有力 聚焦親民理念,貼近群眾解紛訴求,江口法庭用心做好每一個解紛環節,打造溫暖、公正的涉僑司法服務。 “案子雖然輸了,但你們這‘售后服務’,讓我感到很溫暖。”在宅基地翻新開工后,村民老鄭對法官感慨地說道。2023年初,老鄭父子倆滿心歡喜地回鄉籌劃房子翻新,卻發現沙土車難以通過不寬的村道。急性子的老鄭本想和鄰居陳某好好溝通,希望陳某把路邊堆砌的石頭挪一挪,不想話從口出就變成了指責,兩家愈吵愈烈。 “他們家亂堆石頭占公地,3米多寬的路現在只剩2米多。” “這石頭是放在我們自己的雜地上,要我們讓地方還這么蠻橫,真是不講道理。” 一氣之下,老鄭向江口法庭提起排除妨害之訴:“我的心愿就是盡快把房子蓋好,我們還趕著出國務工。” 為盡可能緩和雙方矛盾,盡快消除老鄭的困難,江口法庭委派特邀調解員、鎮干部董金華協助調解,但無論如何協商,雙方都拒絕溝通。 “這石頭放在這十幾年了都沒人說過不去,他就是沒事找事,不調解。”陳某憤憤地說道。 眼見調解未果,承辦法官陳蓉蓉結合實際情況,依法駁回了老鄭的訴訟請求。收到判決書后,老鄭服判息訴,卻時時念叨:“車勉勉強強能過,但對技術考驗很大,萬一碰到別人家房子怎么辦?我是不敢開工啊。” 案子雖然結了,事情未了,老鄭那句“我的心愿就是盡快把房子蓋好”久久縈繞在陳蓉蓉的心上,也讓她更加堅定了“不能一判了之”的想法。 “老董,你發動發動鎮村干部,看能不能給老鄭找輛小型的沙土車,我們也再勸勸陳某騰一點位置。” 在辦案團隊的多次協調下,陳某答應將堆砌的石頭整理整齊,為老鄭建房期間的車輛通行提供便利。同時,在調解員董金華的幫助下,老鄭找到了可以通行的沙土車,讓新房順利開了工。 “夫法之善者,乃在有用法之人,茍非其人,徒法而已。”作為法律的踐行者,解紛有溫度、有速度、有厚度,是人民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題中應有之義。 為促進涉僑糾紛實質性化解,江口法庭始終以“如我在訴”意識,拓展“六朵云”工作法,搭建全云智慧法庭,有效破解涉僑糾紛時空難題;首創“贍養案件聯合監督做法”,強化華僑子女贍養義務履行監督,守護失獨老人晚年生活;搭建由法官專辦、助理專調、臺辦支持的涉臺糾紛化解“快速通道”和臺胞臺企常態化法律服務平臺,實現涉臺案件速立、速調、速結。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