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煩心事 且吃茶去 ——光澤縣全面推廣“吃茶話事”機制 武夷山脈北麓,閩江源頭之畔,光澤縣吹來的山風里帶著陣陣茶香。在這里,一杯杯熱茶不僅是待客之道,更成為基層治理的 “潤滑劑”。近年來,光澤縣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推廣“吃茶話事”機制,打造了一批聽民意、釋民情、聚民心、解民憂的良好平臺,讓“吃茶話事”點成為群眾“想來、愛來、盼來、還來”的基層社會治理陣地,社會治理成效日益彰顯。 茶韻浸潤促發展 “一杯茶解解渴,兩杯茶消消氣,三杯茶說說事,四杯茶握握手。” 如今,在光澤縣各個“吃茶話事”點,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伴著縷縷茶香悄然化解。 自古以來,光澤縣就是正山小種核心產區之一,喝茶一直是刻在光澤人骨子里的文化傳統。2024年以來,光澤縣建立“1234下沉”工作機制,圍繞一個“吃茶話事”點,讓鄉鎮雙主官下沉,通過固定動作、固定地點、固定流程三點,做好民情收集、分類交辦、跟蹤督辦、閉環反饋四個步驟,推動基層治理,為鄉村發展注入活力。 “民生無小事,開展‘吃茶話事’,對群眾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才能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光澤縣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道。 當下,發展脫骨雞爪廠作為光澤“一只雞”產業搶抓市場機遇、延伸產業鏈的重要舉措,依托縣域白羽肉雞主導產業優勢,探索全域建設鄉村“共富工廠”,從而有效帶動產業增效、集體增資、群眾增收。在“吃茶話事”走訪過程中,各村村干部、村民對脫骨雞爪廠的建設及招聘興趣濃厚。 光澤縣圍繞鄉村振興發展目標,搶抓圣農集團發展機遇,結合“吃茶話事”,以每周下基層,各走訪一個村(社區)“話事點”為契機,與村(居)民面對面宣傳脫骨雞爪加工企業激勵措施,動員群眾回鄉就業。截至目前,光澤縣的8個鄉鎮脫骨雞爪(肉串加工)項目均已投產,帶動就業1100余人。 茶語普法進萬家 夜幕降臨,光澤縣司前鄉的 “夜話經濟” 交流活動熱鬧非凡。鄉村干部、村民代表等圍坐在茶桌前,一邊品味著濃香四溢的茶水,一邊討論著“森林生態銀行·四個一”林業股份合作模式。“山要怎么分、樹要怎么砍、錢從哪里來、單家獨戶怎么辦”,這些村民最關切的問題,在茶香中被抽絲剝繭、娓娓道來。 喝熱茶、拉家常、解難題、促發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大家暢所欲言、互抒己見。據悉,為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深做實林長制,光澤縣各村“吃茶話事”點,圍繞“森林生態銀行·四個一”林業股份合作模式的話題,開展了一場場“‘夜話經濟’大家談、‘吃茶話事’促發展”交流活動。 此外,光澤縣還將“吃茶話事”場所做進一步延伸,通過干部深入群眾家中,與村民心貼心、面對面交流,了解林農在林改中存在的困難、擔憂的問題及對未來發展的期望。 “林地和田一樣,有人耕種是‘聚寶盆’,沒人耕種是荒草坪。”鄉村干部用村民愛聽能聽懂的“光澤土話”解讀“森林生態銀行”政策,把書面語轉化為家常話,讓村民聽得懂政策,看得到希望,村民參與林改和“森林生態銀行”建設的積極性得以大幅提高。 “樹越種越多,我們承包人還能每年分紅,真是大好事一件。”村民們滿臉笑容地說道。 茶和萬家化矛盾 光澤縣司前鄉竹海連綿,竹韻悠揚,毛竹也是村民重要的經濟來源。近日,在青竹翠影間,一場因砍伐毛竹引發的矛盾糾紛得以順利化解,涵養了“竹”報平安的和諧村風民風。 “這片竹林我伺候了這么多年,家里開銷都指望著,我們各說各的,誰都不服誰。”岱坪村網格員在開展日常巡查時發現同村村民發生爭執,經了解,是兩人因村中自留山毛竹砍伐方式以及利潤分配產生爭議,引發糾紛。 “先喝杯茶,我們一起想想辦法。”為了讓雙方能冷靜提出訴求,調解人員先邀請雙方到吃茶話事議事點協商,并宣講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幫助他們理解各自的權利和義務,通過耐心細致的勸導,逐步緩解雙方的對立情緒,縮小分歧。 “大家都是鄰里鄉親,為這事傷了和氣多不值得,這次我們把事情劃分清楚了,以后就不要發生口角了,好好過日子。”經過調解員的勸說,當事雙方圍坐在一起,泡壺茶、把心寬、講事理、辨是非,讓雙方的矛盾完全化解,在“吃茶話事”中促成“化事”。 自“吃茶話事”開展以來,光澤縣發揮平安指導員、網格員、調解員、信訪評理員等多隊伍力量,加強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協調聯動,圍繞“把茶泡開、把話說開、把心結解開”,力爭將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推動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