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真的是金牌‘銷售員’呀!”近日,順利拿到被拖欠的工資款,農民工王某對泉州市洛江區法院執行局蘇法官連聲道謝。 執行法官為何變成“銷售員”?這要從一起農民工討薪案說起。 洛江某鄉鎮企業因經營不善拖欠30名工人工資80萬元。執行過程中,洛江法院經過網絡查詢及現場調查,發現除機器設備外已無其他可供執行財產,且該部分機器設備屬于行業內短需求產品,在法院多次流拍無法變現,工人工資也遲遲無法兌現。 “法官,我老婆得了肺癌,急需用錢,既然機器設備拍賣沒人買,我就當廢品拿去賣了好不好?”今年3月,申請執行人王某找到執行干警焦急地說道。 “雖然是流拍,但是并不代表機器設備就只值廢品的價格,我們這樣做會損害被執行人的權利。”面對這個打破常規的請求,蘇法官耐心解釋,并表示說,“你先別著急,我們來想辦法。” 而另一邊,企業老板劉某面對無法變現的資產束手無策,愁白了頭。蘇法官在了解到企業的實際困難后,啟動執行聯動機制,幫助協調洛江區工商聯,通過向全省行業范圍內推送該機器設備出售公告,終于找到有意向購買的10家企業名單。 “現在唯一可供變現的就是機器設備,變賣流拍后還有一個月的時間,若能從這些有意向的買家促成交易,也許案件會有轉機。” 經過局務會研究后,執行干警迅速厘清思路,一方面,與評估機構反復核對,確保資產估值精準合理,不損害任何一方權益;另一方面,執行干警主動出擊,化身“銷售員”主動電話溝通買家,并積極邀請買家到現場勘驗設備,為變賣的機器設備尋找競買意向人。 “你好,我是洛江法院的執行干警,了解到貴公司目前有購買生產機器設備的需求,正巧我們有一個案件的標的物符合你們的購買要求,可以過來現場看一下。”在撥打數通電話后,某企業以80萬余元的價格購買了涉案的機器設備。最終,80萬元的工資如數發到王某等30名農民工手中。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