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_99视频网址_18视频网站在线观看_成人午夜一区二区_成人毛片100免费观看_最新日韩中文字幕

福建法治報,讓新聞離你更近!
2025-05-13 15:34:06

AI繪畫,版權歸誰?

作者:記者 吳怡星   來源:福建法治報   責任編輯:

“AI繪畫讓我這個零基礎小白也體會到當一名畫師的感覺,簡直不要太好玩!”

“想不到AI生圖這么神奇,幾秒鐘就能出圖,專業畫師可得畫上好幾天呢!”

近年來,AI繪畫風靡網絡。只需輸入圖像或簡短的文字指令,幾秒鐘就能生成一幅繪畫作品。全新的技術體驗,激發了網友的創作熱情。人們在感嘆AI神奇之處時,也引發了對“AI繪畫是否已取代人類畫家”“AI繪畫版權歸屬”“AI是否涉及抄襲“等問題的關注。近日,本報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AI創作,真正作者是誰?

通過實名認證后,在“圖片描述”的消息框中輸入“藍天、白云、沙灘”,風格選擇寫實,尺寸比例選擇方圖,清晰度選擇高清……近日,在“超繪畫AI圖片創作”網站,記者根據頁面提示輸入各項指令,不到1分鐘,一幅滿足各項要求的畫作便呈現眼前。

據了解,AI繪畫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生成藝術作品的方式,用戶只需輸入文字或上傳圖片,AI就能快速生成風格多樣的畫作。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和發展,AI繪畫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傳統的繪畫創作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需要具備一定的繪畫技能和經驗,而AI繪畫則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通過計算機程序和算法自動或半自動地生成藝術作品,不僅大大提高了創作效率,也讓一些零基礎的人體驗到創作的快樂。此外,通過AI繪畫,還可以為畫師或設計師的創作提供更多靈感,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廈門自媒體人鄭欣(化名)告訴記者,她的公眾號常發布一些勵志文章、勵志故事等。“寫文章沒花多少時間,找配圖找得頭大。”鄭欣說,“以前配圖大多是網上找的圖或者找畫師定制,耗時、耗力、耗錢不說,還經常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有了AI繪畫工具之后,就沒有這些煩惱了。”

和許多人一樣,泉州某廣告公司負責人徐鵬(化名)也從AI繪畫中感受到了便利。“之前我們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去創作,有時客戶還不滿意。有了AI繪畫工具后,只需輸入簡單指令或草圖生成圖像,之后再對生成的作品進行修改和完善,專注于藝術表現和細節調整。這樣不僅可以短時間生成大量作品,還大大降低了和客戶溝通的成本。”徐鵬說。

AI繪畫的獨特優勢和魅力,受到許多人的青睞,也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尤其是關于創作權的問題。那么,誰才是AI繪畫作品的真正作者?是創建這個AI圖像的人,還是AI自身?

福建元景律師事務所律師盧金妹表示,繪畫作品創作權(美術作品的著作權)屬于知識產權的一種,受《著作權法》及其實施條例保護。《著作權法》第11條規定:“著作權屬于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創作作品的自然人是作者。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意志創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視為作者。”

盧金妹表示,AI繪畫作品的真正作者,應首先排除AI自身這個選項,因為AI的本質是工具,不具備法律人格,因此無法成為作者。而當AI使用人滿足了對于AI作品的“實質性貢獻”(通過指令設計、風格融合等深度參與)情況下,應被認定為作者;若作品完全依賴AI自動生成,則使用AI的人大概率無法獲得版權。

AI生成,版權糾紛涌現

AI技術的飛速發展,雖然讓人們享受到科技帶來的創作自由和便利,也引發了許多原創者的不滿,認為AI繪畫侵犯了他們的著作權。

AI繪畫的原理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大量圖片數據,并通過重新排列組合生成新的圖像。這個過程中,AI模型需要讀取和學習大量已有的圖片和素材,而這些圖片和素材往往來源于其他原創畫師。

手繪博主陳先生創作了“童年”系列插畫140多幅,之后發現有多人發布的AI圖片作品與自己原創手繪作品的構圖、內容幾乎一模一樣;插畫師劉偉(化名)通過畫飛機上的清潔袋火爆出圈,不久前卻被粉絲告知,自己的作品被一些AI博主抄襲了……

插畫師李淼(化名)稱有人用AI臨摹她的畫參加比賽。“他拿我的圖稍作修改就拿去參賽,還煞有介事地表述靈感來源。他連畫中的筆觸都和我的一模一樣,只是改了畫中人物頭上的花和手串。”李淼表示,其實只要備注作者和出處,她并不介意別人臨摹和學習她的作品,有時候看到了,她還會給這些帖子點贊。但她十分介意別人擅自拿她的作品翻新修改或抄襲搬運,尤其是私自用于比賽或商用。

記者注意到,目前網上有很多人發帖稱通過AI獲得的畫作很眼熟,和自己喜愛的畫師作品風格很雷同。還有許多畫師聲明:“禁止拿我的作品‘喂’AI。”

那么,AI圖與原創作品高度相似,是否構成侵權?該如何界定?

福建江夏學院法學院講師常琳向記者分析,AI生成圖與原創作品高度相似,是否構成侵權,需要對AI生成圖與原創作品進行實質相似度的比對。如果AI生成的圖片與原創作品在整體視覺上的相似程度過高,如與原創作品的圖畫內容基本相同,則極有可能構成對原創作品的侵權。如果AI生成圖與原創作品在細節上(如筆觸、獨特的繪畫手法等)都相同或相似,那么認定侵權的可能性更大。

“由于AI生成圖在生成過程中會使用到大量的訓練數據圖片和圖像,如果AI用戶在AI繪畫生成過程中使用了大量未經原創作品著作權人授權的原創作品元素,那么基于這些未授權的數據形成的AI生成圖與原創作品高度相似,極有可能構成侵權行為。”常琳進一步分析。

常琳還提到,AI生成圖在具體認定是否構成侵權方面,還需要對AI生成圖的用途予以考量。如果利用AI生成圖僅僅是為了個人興趣探索新的技法,利用AI隨機生成圖片,不是刻意進行模仿,也未超出合理使用的限度,則不應認定為對原創作品構成侵權。如果用戶對AI生成圖片有很明顯的模仿意圖并進行商業使用,如在網站上使用了AI生成圖片進行商業宣傳,且該AI生成圖片與原創作品極為相似,則侵犯了原創作品著作權人的著作權,可能面臨承擔侵權責任和損害賠償的法律后果。

AI時代,如何避免侵權?

2023年2月,李先生使用人工智能軟件制作了一張名為“春風送來了溫柔”的圖片,并添加“AI繪畫”等標簽,發布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網友劉女士看到圖片后,直接拿來當成文章配圖使用,還抹去了平臺署名水印。

李先生看到后認為,劉女士的這一行為侵犯了自己的署名權及信息網絡傳播權。但劉女士認為,自己發布的主要內容是原創詩文而非圖片,且沒有用于商業用途,因此不能算是侵權。

之后,李先生將劉女士訴至北京互聯網法院。法院審理后發現,圖片雖為AI軟件生成,但圖片的人物呈現方式、各種畫面參數、提示詞、選定圖片等都由李先生獨立完成。從法律意義上來說,涉案圖片以線條、色彩構成,有審美意義,符合《著作權法》中對于作品的認定標準,即具備“智力成果”和“獨創性”要件。

法院經過綜合考量認定,李先生作為圖片的作者,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劉女士未經許可將其作為配圖使用且抹去水印,侵害了李先生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和署名權。2023年11月,北京互聯網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定李先生享有該圖片的著作權,并認定侵權行為成立,判決劉女士賠禮道歉,并賠償李先生500元。

作為全國首例“AI文生圖”著作權案,該案裁判首次明確了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圖片的作品屬性和使用者的創作者身份。該案的判決對我國人工智能的法律治理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同時,這個判決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在AI生成內容不斷涌現的當下,如何在法律框架內實現創作與保護的新平衡?

福建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楊垠紅表示,作為圖片作品的原創者,在創作過程中應及時保存創作活動或創作作品,如通過數字水印等現代化手段存證,以備日后維權時舉證使用。同時,可以通過合法渠道進行版權登記,以進一步鞏固作品的法律地位。在公開發布作品時,可以明確標示版權歸屬,或以聲明形式明示禁止未經許可的AI訓練使用。

創作者遭遇侵權如何應對?楊垠紅表示,原創者一旦發現自己的作品未經授權被用于AI訓練或其他用途,應第一時間收集證據,包含侵權作品截圖、創作過程記錄以及平臺侵權事實等,隨后向侵權方發送正式的侵權通知。“可以先協商解決糾紛,如果無法通過協商解決,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賠償損失和停止侵權行為等救濟。”楊垠紅建議。

關于使用網絡圖片的主體應如何避免侵權,楊垠紅認為,使用者應樹立良好的法律意識,尊重原創者權益。在選擇圖片資源時,應當盡可能選取明確標注了免費使用許可、公共領域圖片,或者取得明確的授權許可,避免隨意下載和未經許可使用圖片。“在使用AI工具生成圖片時,應注意選擇合法、明確聲明擁有訓練數據使用權的AI服務平臺,以降低侵權風險。”楊垠紅表示。

“當前,現行著作權法體系難以全面回應AI創作時代下的權利保護。司法界、立法界應積極推動出臺相關政策法規,明確AI生成內容版權歸屬、AI訓練數據使用規范、對原創作者權利的保護措施,以及濫用AI技術、侵犯原創作者權利的責任。通過立法或司法解釋的明確規范,構建AI時代版權保護的新秩序。”楊垠紅如是說。

記者短評

讓人與AI“共舞”

AI繪畫的崛起,在藝術界掀起了波瀾。有人擁抱這一變革,如虎添翼,很快便讓AI融入自己的生活;有人則憂心忡忡,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AI取代……

然而,歷史的巨輪不會因為任何人的意愿而停滯。我們應該意識到,人工智能不會取代人類,只會淘汰那些缺乏創新力、過分依賴AI的人。

AI雖然能模仿出優質畫作,但它創造出的作品始終缺乏情感和靈魂。正如一位網友評論道:“原圖讓我想到自己小時候,深深共情。AI像是看動畫片,內心毫無波瀾。”藝術來源于生活,好的藝術作品,往往蘊含著創作者對世界的獨特思考和深刻感悟,這些都是AI無法企及的高度。AI或許能畫出故事情節,卻畫不出人間煙火氣;AI或許能畫出當下的“眼淚”,卻無法預知未來的喜怒哀樂。

當然,也無須將AI視為洪水猛獸。技術本身沒有對錯,關鍵在于如何使用。

站在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十字路口,我們需要保持理性、客觀的態度,既要看到其中的便利和機遇,也要正視其可能帶來的風險和挑戰。一方面,我們應當以積極的態度擁抱AI帶來的變革,合理善用,實現人與AI“共舞”,讓科技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和規范,明確數據采集、使用和責任界定規范,搭建起藝術創作和科技進步的橋梁。

總而言之,AI是把雙刃劍,只有堅守倫理和法治底線,技術才能更好地造福人類。

頭條推薦
熱圖推薦
精華推薦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第九页 | 嫩草影视在线观看 | 视频精品久久 | 精品国产31久久久久久 | 91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浪潮 | 污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av在线不卡网站 | а√ 天堂 在线官网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日本久久精 |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 中文字幕不卡视频 | 男女做网站 | 日本在线黄色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h片在线| 免费黄色官网 | 欧美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黄网| 国产日韩一区 | 99综合视频 | 一级毛片在线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 日韩不卡一区 | 澳门永久av免费网站 | 黄色大片免费看 | 欧美激情小视频 | 日本公妇乱淫免费视频一区三区 | 国产日本在线 | 天天操夜夜操免费视频 | 99视频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黄在线| 成人免费福利 | 99国产精品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 免费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