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州的十一月,秋風柔潤,天高水藍,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幾個戰友相約回漳,要再吃江東鱸魚,細看江東古橋。 江東古橋原名虎渡橋,位于九龍江北溪下游,始建于南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2006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我們一行五人來到江東古橋西畔。一下車,就見遠山青翠,北溪如鏡,長橋臥波,滿樹繁花。好一派閩南秋色! 橋上南望,北溪和九龍江在眼前交匯,江面遼闊、川流不息。新江東橋、高速公路橋、高鐵橋遙遙相望、雄偉壯觀。橋上北望,清清一溪碧水,巍巍兩岸青山。幾只白鷺自由自在地從我們面前掠過,停在橋東畔葦叢邊上。一位水鳥媽媽靜靜地飄在一片水浮蓮上,幾只幼鳥一個接一個地潛水,不知道是在捕魚,還是在練習其它本領,一潛潛好久。橋東畔有幾塊空地,種了百十棵地瓜,有個老大哥正在不慌不忙地澆水。我們幾個在部隊種過菜、養過豬,一見地瓜,就像見到了老朋友,上前就要幫忙。一聊才知道,老大哥不光種地瓜,還開鱸魚館。 古橋不長,二百八十多米,不寬,六米多一點,后面修葺時加裝的橋欄也已有些銹跡。如今,古橋作為文物已不通車,但行人可以在橋上走走。 八百多年云卷云舒,潮起潮落。作為“三省通衢”和兵家必爭之地的江東古橋,數次在戰火中損毀,又數次重建,是漳州歷史發展的重要見證者,也是漳臺歷史文化記憶中的一個重要地標。 夕陽西照,古橋顯得更加沉渾雄厚。手撫橋欄,心中想起一些古橋往事。北溪歷史上也叫柳營江,“柳營江上羽書傳,白馬三郎被酒眠。”白馬三郎指的是五代時期的王審知。王審知是“開閩三王”之一,會帶兵,能打仗,搞政治、搞經濟也很有一套。王審知受封閩王后,有人勸他稱帝,他拒絕了,說,“寧為開門節度使,不作閉門天子。” 古橋尚存幾個舊橋墩,全部靠近西側。我們看得十分仔細。橋墩主體上有很多裂縫,舊石梁坑坑洼洼,多是戰爭留下的痕跡。康熙年間,福建總督姚啟圣和明鄭時期的重要軍事將領劉國軒,在江東古橋打了幾年拉鋸戰。姚先敗后勝,逐步把明鄭兵力逼向外島。從歷史上看,康熙收復臺灣,江東戰役是一個重要節點。 說話間,我們幾個回到西畔古街,找到老大哥那間飯店,舉杯共飲,回想起第一次來江東,已是二十多年以前。那年七月,我們十幾個同學風華正茂,滿腔熱血,奔赴閩南部隊。路過江東時,我們停下來吃了一頓鱸魚,報到時間較緊,沒有細看古橋。 二十多年過去了,老單位戰斗力已經實現躍升,多次亮劍海峽,空中敢拼刺刀。同學多已退役,留下來的幾個已在重要崗位。戰友老邵一時感慨,慢慢說道:“南昌水藍山青青。當年塑初心,如今有使命。” 晚上八點半,我們離開江東。華燈早上,古街燈火通明,微風拂面,北溪浮光躍金。南面幾座新橋,既壯觀,又亮堂,車如流水馬如龍。古橋沒有燈光,靜靜地臥在那里,安如磐石。 (作者單位:福建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漳州高速支隊)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