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從沒想到,我的出生,帶給母親的,是終生的痛苦與彎曲。 那一年四月下旬,肚子里懷著我的母親,到城里看望父親。那天傍晚,還沒吃晚飯呢,母親突然聽到大我三歲的二姐夭折的消息。她神思恍惚地哭喊著要往外走,肚子的劇痛讓她像蝦米一樣彎曲著倒在床上——巨大的震動,讓只在母親肚子里待了八個月的我提前出生了。 母親沒一點時間來為那個早夭的女兒傷悲,就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應付早產的我。 老古話都說“七成八敗”,才在媽肚子里八個月的孩子很難帶活的。我生下來才四斤二兩,哭起來跟小貓叫似的,臉皮褶皺,抱在手上比大兔子重不了多少。好在母親強忍住眼淚,奶水很足,她小心翼翼地喂養我,期望能把我養強壯些。 誰知,就在我生下來的第三天,不知是吃了不干凈的東西,還是月子里人身體虛,母親腹瀉了,拉得連上床的力氣都沒有,只能跪坐在床前喂我。生病又吃不下,奶水自然稀少,我剛有點響亮的哭聲又有氣無力了。 一大家子十幾口人要吃要穿,母親只在月子房里待了七天,就得掙扎著起來燒飯做菜洗衣喂豬。而我,就開始被背帶背在母親背上。當我哭鬧時,母親也不能停下手里的活,只能抽空反用一只手拍拍我,輕柔地說話哄哄我。難得空閑,母親一坐下來就趕緊解下背帶放下我,親親我逗逗我。“七坐八爬”了,母親就在地上鋪上席子,讓我在席子里活動。因為要看顧我,她一邊干活一邊擔心,經常來回趕著,生怕我再出什么意外。 但我注定是母親命里的“魔星”,從三個月大開始,幾乎不間斷地感冒發燒拉肚子,母親不知帶我拿過多少藥,帶我打過多少針。 我腦子里最初的關于母親的記憶,大約在我四周歲多一些的時候,我患上了“百日咳”。咳嗽咳得臉色發紫,胸口勒緊,像癩蛤蟆那樣“呼哈呼哈”地喘氣。孩子病了大多只肯纏粘著母親,而母親又放不下手里的家務,只能用背帶把我背在背上,一邊做飯。要炒菜,要添柴,母親必然要忽而彎腰忽而直立,背上的我胸部被壓迫了,更是咳喘得厲害,哭鬧不止。突然,母親把手里的鍋鏟猛地一摜,起身解下背帶,把我抱在胸前,淚水瞬間糊滿了我整張臉! 因為一直打針吃藥咳嗽都不見好,大約母親怕我也像二姐一樣,一向并不信佛的她開始到村里各個寺廟去求神拜佛,請求上天讓她的小女兒身體好轉些。有一家廟里的主持給母親出了個主意,讓我認觀音菩薩作生母,而她只能作我的養母,直到我成人。病急亂投醫的母親忙不迭地答應了,從此對內對外都宣稱我是她路上撿來的妹子。 不知是否是母親的誠心感動了天地,我的病竟真的漸漸好了,隨著年歲的增長,身體也強壯了一些。然而,由于自己是“撿”來的,我偷偷流過許多眼淚,在青春年少時,沒少和母親吵架,氣勢洶洶地當面對她吼:“我又不是你生的,我不用你管!”真數不清母親有多少次被我氣得傷心地背轉身抹著眼淚,有幾次她甚至氣得當場胃痛,彎著腰頂著胃部一臉痛苦。當我成年后,當我得知事件的真相后,天知道我恨不能狠狠抽自己幾個耳光!母親那臉色大變彎腰弓背的背影,就成了我一生都難以釋懷的痛! 等我到城里念小學時,家庭經濟驟然緊張起來:父親是位普通的老師,卻要供三個孩子吃穿讀書,爺爺去世,奶奶年邁,家里的重擔全壓在母親身上。她忙完田活還要忙家務,家里用度怎么辦?我的母親在農閑時,就一天不落地到河灘上替人挑沙石打零工賺錢。我曾遠遠看著母親飄散著頭發彎腰在河灘上扒拉著沙石。她那雙手啊,龜裂得就像大旱的土地,縱橫的“溝壑”里滲著血絲。為了能再干活,母親用白膠布緊緊纏住手指,每個指頭都翻卷著骯臟的膠布,混合著血印,你可以想見晚上撕去時錐心的痛! “那一年,我到親家母家做客。親家母問我會不會做芋子餃,我趕緊把手藏在身后,搖頭說不會。其實,哪里是不會啊,我那雙手全纏著膠布,裂得嚇人,哪里敢拿出來見人!”多年之后,母親淡淡地跟我說,我內心一慟,眼淚便止也止不住了! 那時,難得改善生活買點肉,母親總特意等到周末,等父親回老家那天。肉一出鍋,母親總會先留起一大半肉,用保溫桶細細裝好捎給我們。坐了兩個來小時的車,到我們手上時,肉總是還那么溫熱那么醇香! 終于熬到我們三姐妹都買房成家了,母親真的老了。早年間的過度透支的體力,全在她身上變本加厲地“病”出來了:她會不定時抽頭風,腰部曾做過骨質增生的手術,幾乎天天腰酸背痛,一變天腿就抽筋。由于三姐妹只有我在本城,常常是我載她到處看病。“我真是醫得頭來腳又痛,整個機器都快報廢了!”每一次,母親都充滿歉意地絮叨,然后細心地彎腰去拿錢給我,“你們自己都剛買房,媽有錢!” 我當然不會收母親的錢了,謊稱哥哥已經拿了錢給我。“那也好在當年‘撿’了個小女兒在身邊!你哥再孝順也在高山背了!”母親彎著腰喘著氣,費力地爬上我的摩托車,笑著說“典故”。我卻真的笑不起來,一扭頭,眼淚又來了! 今天,我最想對母親說:我是做了母親才懂得,每一位母親為了兒女,都像弓一樣,盡力繃緊再繃緊,把兒女的人生發送得遠些再遠些!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