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3日,據媒體報道,江蘇揚州盲人管先生因視障無法完成某運營商“刷臉認證”被拒辦手機卡。這荒誕事件揭示技術應用中的冰冷邏輯:當算法凌駕于人性,程序正義碾壓實質正義,特殊群體淪為數字時代的“局外人”。 人臉識別技術本應為安全加鎖,卻在執行中異化為特殊群體的障礙。《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規定》第十條明確要求“不得將人臉作為唯一驗證方式”,但現實中,營業廳機械執行規則,忽視法律預留的人性化空間。運營商掌握的姓名、身份證等信息,本可構建多維核驗體系,但企業將“程序正確”等同于“安全合規”,實質是以技術漏洞掩蓋服務漏洞。 破解困境的答案已在實踐中顯現:當地另一家營業廳通過殘疾證核驗替代刷臉,既守安全底線,又開包容之門。這證明真正的安全保障不在于技術先進程度,而在于服務者是否愿在法律框架內為特殊群體多走一步。《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規定》要避免淪為“紙面正義”,需將“替代驗證方式”細化為可操作指南,將“無障礙服務”納入企業合規清單,讓每個營業廳都明白:法律允許的是“量體裁衣”而非“一刀切”。 科技發展指針應永遠指向人。當人工智能學會識別人臉時,法治文明更需教會企業識別“人心”。盲人的雙眼,既映照出技術背后的懶政思維,也折射出數字時代平權的真諦:進步不在于標準化流程的覆蓋范圍,而在于為無法“達標”者保留尊嚴通道。法治大環境下技術倫理的核心,始終是讓每個個體都能有尊嚴地接入數字世界。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