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大水漫灌”轉向“精準滴灌” ——龍巖市創新構建“2+9+N”普法格局 “以前總覺得法律是課本上冷冰冰的字,但上了‘校園欺凌模擬法庭’和‘反詐劇本殺’課后,我才發現法律就像‘安全盾牌’,能為自己保駕護航。”近日,龍巖市初級中學學生告訴筆者。這折射出龍巖市創新構建中小學普法體系的顯著成效——通過“2+9+N”課程體系與精準幫扶機制,讓法治教育從“大水漫灌”轉向“精準滴灌”。 分級教學因齡施教精準普法 在龍巖市委政法委牽頭下,當地政法部門通過涉校涉生案事件大數據分析、倒查、復盤,精準定位當前校園較為突出的問題,提取普法重點,填補普法空白。 2024年12月10日至2025年1月7日,龍巖市公安局“未成年人異常行為預警模型”監測到小林(化名)凌晨頻繁出現在燒烤街,連續11次。經核查,小林為在校學生,半學期僅上學一兩天,晚自習免修,預警時段在燒烤店務工且無違法犯罪記錄。情況已通報學校和監護人,要求加強管理教育。 近年來,龍巖市公安局建立“春苗”事中預警機制,每日梳理警情并落地復核,動態監測未成年人行為,區分普法對象。同時,龍巖市檢察院實地走訪近三年案件,分析犯罪演化過程倒推普法需求。將中小學普法教育視為預防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礎工程。小學注重規則意識,嵌入法律小知識;初中聚焦校園欺凌、暴力、性侵等,增強法治自覺性;高中側重憲法與社會責任教育,提升法治思維能力。此外,龍巖市委政法委牽頭,市教育局、公安局配合,摸排校園安全薄弱學校,實行雙掛鉤指導工作機制,點對點調研開方。截至4月底,兩批次雙掛鉤25所學校,提出67條建議。 精品課程讓法律知識入腦入心 大家跟我記住這四句口訣:“教室走廊不賽跑,上下樓梯右邊靠,集體活動聽指揮,安全區域要記牢”。想象一下,如果每個人都能靠右行走,樓梯就像一條有序的河流,再也不會擁擠混亂……這是由市委政法委制作的普法課件,是"2+9+N"課程體系中的專題法治課。 龍巖市委政法委牽頭,聯合市直政法單位、教育部門及相關單位,組建中小學普法教育備課工作專班。圍繞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未成年人保護、法律宣傳與安全教育等主題,聚焦預防性侵、校園安全、反校園欺凌、禁毒、預防電信網絡詐騙、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及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法律宣傳等重點領域,精心編撰課程講稿,針對性滿足普法需求。 同時,龍巖市委政法委組織備課組成員、專家學者與教師代表組成聯合評審組,對課程講稿實施“三審三校”的嚴格評審機制,統一規范全市普法教材內容。由此打造出具有龍巖特色的“2+9+N”精品課程體系:即每學年設置2堂綜合法治課、9堂專題法治課,以及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自主設置的N堂自選課。此外,還開展了未成年人優秀法治課程征集活動,精選出60個優質法治課程,進一步充實和豐富了法治教育資源庫,為全市中小學普法教育提供了堅實保障。 精準幫扶讓法治信仰生根發芽 近年來,龍巖市委政法委構建“預防+幫扶+治理”三位一體未成年人保護體系,通過制度創新與精準施策相結合,全面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為確保施策精準度,建立多維度信息采集系統:組織師生問卷調查、家長社區訪談,結合一線教師、生管教師、心理教師、班主任、年段長、德育專干工作日志,全面了解師生的所需所求,及時掌握未成年人行為特征及法治需求。 在普法教育方面,將每年開學季設為“法治集中宣傳月”,組織由法治副校長、助理、輔導員及411名專業宣講員構成的普法團隊,實現全市學校法治教育全覆蓋。配套出臺《全市學校特殊群體學生管理工作十條措施》《龍巖市專門學校專門教育工作實施辦法(試行)》,摸排重點未成年人1626人,其中一般不良行為816人,落實“一生一策”幫扶措施,反饋普法需求。 對重點未成年人落實“四對一”精準幫扶措施,即1名特殊群體學生由1名教師、1名政法干警、1名基層干部、1名愛心媽媽貼近幫扶幫教,截至4月底,累計幫扶3890人次。 “法治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而是要培養對規則的敬畏、對正義的信仰。”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2+9+N”中小學普法教育活動以來,全市立破涉未成年人案件數、抓獲數分別比降34.72%、24.42%;兩級法院審查起訴校園欺凌犯罪案件數、人數分別比降83.3%、88.8%。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