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抓五促”提升治理效能 ——南安市公安局推動物業管理提質增效 物業管理,這一基層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牽系著千家萬戶的幸福與安寧。自2024年11月泉州市部署開展物業管理提升專項行動以來,南安市公安局堅持“部門主責、屬地主體、公安主力”,當好“執行員、管理員、守護員、宣傳員”,創新提煉“一抓五促”工作法(“抓”社區民警履職盡責、“促”小區業委會成立、“促”物業公司規范管理、“促”物業保安用心盡責、“促”安全隱患整改到位、“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通過智慧賦能、機制創新、多元共治等舉措,推動物業管理工作從“被動應對”向“主動治理”轉變。 曾經,南安市四季康城2期因電動車盜竊、高空拋物等問題頻發,被貼上“治安洼地”的標簽。南安市公安局霞美派出所聯合中駿世邦泰和物業公司、中國移動等多方力量,秉持“科技賦能、精準防控”理念,投入20多萬元為小區裝上智慧安防“鎧甲”:人臉識別智能門禁、高空拋物公共視頻攝像頭、車輛識別系統等相繼上崗,并與公安大數據平臺深度對接,不僅顯著提升了物業管理的精細化水平,還從根源上破解了治安頑疾,居民真切感受到“看得見的平安”,社區治理效能實現質的飛躍。改造后,小區刑事警情同比下降92%,電動車盜竊實現“零發案”。 居民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聲:“現在深夜回家刷臉進門,安全又方便,住得太踏實了!”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市累計煥新、修復小區前端設備3300多個,推送預警提醒1200多條,為物業小區筑牢物防、人防、技防“三重防線”。 今年4月,南安皇家濱城小區住戶張先生因樓上李女士家孩子練習鋼琴發生激烈爭執,雙方多次報警。小區“鄰里調解室”立即啟動“三調聯動”機制:民警講法律、調解員講情理、物業管家講公約,最終促成雙方達成“錯峰練琴”協議,還促成李女士同意指導小區兒童音樂興趣班。 “鄰里調解室”是這個小區治理的“破局關鍵”。此前,皇家濱城因寵物擾民、深夜噪音等問題,110報警量居高不下。2024年12月,南安市公安局請退居二線的老所長“坐鎮”業委會,以小區“黨建+”鄰里中心為抓手,指導物業設立“鄰里調解室”,由社區民警、金牌調解員、物業管家和業委會組成調解團隊,并引入“線上預約+線下調解”模式。 “鄰里調解室”運行至今,已成功聯調物業管理相關矛盾糾紛80多起,小區糾紛類警情下降75%。物業經理吳勇欣慰地說:“現在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小區,我們的工作壓力減輕多了。” 柳城街道柳南小區曾因鄰里糾紛頻發、飛線充電亂象、消防通道堵塞等問題,陷入治理困境。物業因缺乏執法權限,管理常常力不從心。2025年3月,派出所試點“警物聯勤”機制,為治理注入新活力。民警每周駐點辦公2天,與物業攜手開展“地毯式”安全隱患排查,將村(居)民小組長、物業小區黨支部黨員、物業服務企業“三保一服一樓”人員(保安員、保潔員、保綠員、物業水電氣等后勤保障人員、樓棟長或樓棟管家)、業委會業主代表等納入“武榮義警”體系,賦予“治安信息員”身份,讓基層治理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角落,構建起共建共治的強大合力。 行動開展以來,聯合排查“九小場所”、出租房屋4890多家,檢查電動車停放點330多處,發現并整治隱患420多處,糾治電動車違規違停、飛線充電30多處,勸阻搬離違規停放電動自行車330多輛。物業經理李某感慨地說:“有民警‘撐腰’,我們管理更有底氣,小區環境也越來越好了。” 從智慧防控的科技賦能,到“鄰里調解室”的溫情化解,再到“警物聯勤”的聯動共治,南安市公安局用充滿溫度的創新實踐,將物業管理打造成連接警民的“連心橋”,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社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