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法庭”撬動“大治理” ——云霄法院城郊法庭將矛盾糾紛化解于最基層 云霄縣法院城郊法庭坐落于“城”與“郊”連接之處,意欲將解紛力量盤根而下,將矛盾解于最基層,將“和貴”送到最角落。 如今,城郊法庭不忘初心,以新視角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以新思路拓展“以調止爭”新格局,始終踐行并大力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黨建帶隊建,不斷優化結構、完善機制,繪就“調解新篇章”。據統計,2024年城郊法庭共審結各類民商事案件679件,訴前化解糾紛150件,訴中調解368件,調撤率高達57.68%。 日前,記者走近城郊法庭,了解其如何讓調解工作再靠前一點、再邁實一點、再走深一點。 法治活水 賦能基層治理 如何以較小的體量賦能基層治理法治化,以“小法庭”撬動“大治理”?城郊法庭創新適用“活水”聯動調解體系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近年來,云霄縣政府持續推進舊城改造,安置房預售合同糾紛在多個拆遷片區集中爆發,大量的訴狀涌向縣綜治中心。 “本周中心已經收案76起,后續還會有大量訴訟,如不及時化解,可能激化矛盾,帶來嚴重后果。”不久前,云霄縣綜治中心一位特邀調解員十分焦急。 城郊法庭響應綜治中心反饋,迅速調集力量參與該系列案件化解。該法庭以綜治中心為軸連接中心所有特邀調解員,將法庭單一的調解力量裂變成“法庭+特邀調解員”的龐大調解系統。 “我們先是分工開展糾紛摸排工作,深挖矛盾根源,再將矛盾分類處置、因案施策,隨后集中開展培訓,統一調解思路及方法。”城郊法庭庭長吳素芬告訴記者,得益于此,該法庭在極短的時間內化解了150起安置房預售合同糾紛,其中訴前化解87起,訴中調解結案15起,和解撤訴46起。后續,該法庭還將此次的調解形成實務調解案例指導,為后續各安置片區安置房預售合同糾紛提供了調解樣板。 “法庭+特邀調解”聯動機制是城郊法庭“活水”聯動調解體系的其中一環。所謂“活水”聯動調解體系,是通過聯動將調解力量雙向流動,既將法庭調解力量通過聯動下沉,觸點到更基層,又通過聯動吸收基層調解力量,以裂變之力將調解力量最大化。 而除了“法庭+特邀調解”聯動機制,該體系還包含了“法庭+司法所+鄉賢”“法庭+企業家聯合會”“法庭+婦聯”等聯動機制,針對不同的領域雙向流動調解資源,為基層治理法治化提供源源活水。 據統計,2024年以來,城郊法庭調解率同比上升20%。 釋法析理 打通調解之路 “合作共贏才是成功之道,我今天來其實不是調解,是幫你們談合作。”城郊法庭法官在辦理一起廣東某飼料公司與本地某水產公司的買賣合同糾紛時,如是開場。 經辦法官引用本地歷史名人典故,引導雙方在認可彼此產品的基礎上,放下糾紛,為后續合作各退一步。隨后,法官提出某飼料公司在后續銷售上給予折扣優惠,某水產公司在15天內付清貨款的調解方案,用合作定風波,以共贏促發展。最終某飼料公司得以回款,雙方又能繼續友好合作,實現雙贏。 “調解,從來都不是一個機械生硬的流程,而是在‘以和為貴’的價值觀下找尋利益的平衡點,在調解過程中傾注情感與‘和而不同’的智慧。”吳素芬坦言,實現這一過程的內核是釋法說理。 一直以來,城郊法庭都將調解作為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方式,利用中華民族“和合”智慧之間的歷史關聯和文化共鳴,成立“六尺巷”調解室和“法大姐婦女微家”調解室,在每次收案后研判并篩選適合調解的案件,在審判團隊內充分討論,在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尋求“執兩用中”,形成調解思路。 同時,在調解過程中遇到較大困難的時候,該法庭會召開庭務會進行討論,根據當事人矛盾焦點進行調解思路再優化,再以耐心細心愛心開展調解,實現最好的調解效果。 在城郊法庭審判團隊努力下,該法庭以品牌打造為地基,搭建機制鋪路,用釋法析理解決實現“和合”的最后一公里。 優化服務 法治浸潤民心 馬鋪鄉的“趕圩日”,是數十年來當地及附近鄉民集中采購的日子。 在馬鋪圩現場,城郊法庭的干警擺起法治小攤,送上《家庭教育促進法》《福建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等法治“干貨”;干警們則走遍馬鋪圩各個角落隨機訪談,發放宣傳物資、解答法律咨詢;群組有疑問,干警們則針對性提出指導,如根據不同鄉民的家庭教育情況,干警們針對性地提出家庭教育指導,幫助鄉民樹立“依法帶娃”理念,引導鄉民給孩子更多尊重和鼓勵、親情和陪伴。 “法官們給我們上了一課,原來做好家庭教育不只是家長的責任,也是法律的要求,回去得多和孩子聊聊。”圩日結束后,一位鄉民笑呵呵地說道。 在“趕圩日”送法入“圩”是城郊法庭優化司法服務、豐富普法形式的其中一種。近年來,城郊法庭作為云霄法院婦兒維權工作和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陣地,以群眾司法需求為導向,定制化、個性化創新普法形式,開展法庭開放日、模擬法庭競賽、普法進社區、普法“家訪”、“輕座談”、制作法治短片等活動。 2024年,城郊法庭以“企業用工風險防范”“買賣合同的規范”“家庭教育宣傳”“拒絕校園霸凌”“移風易俗、拒絕高額彩禮”等主題普法開展宣傳活動,觸點群眾3000余人次,發出宣傳資料1000余份。其中開展守護未成年人權益相關普法活動7次,吸引近2000名未成年人參與。 除了創新普法形式,城郊法庭與企業家聯合會共建護企平臺,將司法服務延伸至所有轄區企業,推出全鏈條司法護企機制。 “通過不定期與轄區企業家座談,回應當地民營企業對司法的需求。”吳素芬介紹,該法庭兩名員額法官分別掛鉤片區企業,為企業在勞動合同、購銷合同等擬定方面把控風險。同時,開辟企業訴訟服務綠色通道,配備專人進行訴訟流程指導,活用訴前財產保全強制措施。2024年,城郊法庭共審結買賣合同糾紛案275件,調撤181件,調撤率達65.82%,息訴服判率達100%,所有案件均案結事了。 “‘司法為民’從來都不是一句口號,以民為本的司法服務如同春風化雨,將法治理念吹進人民的心中。”吳素芬如是說。這也是城郊法庭通過高效便捷公正的司法服務加強基層司法供給,打好息訟一張牌的必要旨歸。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