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撥開重重迷霧讓證據“說話” 晉江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吳智毅講述如何通過刑偵技術弘揚“背包”精神 講述者名片 吳智毅,男,現任晉江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副大隊長,榮獲公安部第十一批全國公安刑事技術青年人才、全省公安刑事科學技術工作成績突出個人、全省公安刑事技術管理能手和現場勘驗能手等榮譽。從事刑事科學技術工作近20年,吳智毅勤勉務實、忠誠履職,保持對刑偵技術工作的熱愛與付出。近年來,晉江公安刑事技術工作保持昂揚的發展勢頭,軟硬件建設成效顯著,各項業務指標均居全省前列,2007年至今保持“全國示范刑事科學技術室”榮譽稱號。 深夜,晉江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大樓實驗室里仍舊燈火通明。檢驗操作臺上擺放著各種物證和檢測儀器,吳智毅輕緩地調節紫外光源,仔細觀察物證上的細微痕跡,眉頭緊鎖,仿佛在與這些痕跡進行無聲的對話。 吳智毅是一名刑偵技術老民警,在他的從警生涯里,像這樣為尋求真相加班加點已是常態。 “‘讓證據開口說話’是刑事技術人員的信念,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因此,傳承弘揚‘特別能戰斗’的‘背包’精神顯得尤為重要。”吳智毅告訴記者,雖然刑事科學技術的工作條件不斷改善,科技應用水平迅猛發展,但“背包”精神從未被遺忘,反而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在日常工作中,無論是烈日炎炎的午后,還是寒風凜冽的深夜,只要接到案件指令,刑事技術民警都會迅速背起裝備,奔赴現場。他們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和專業的技術手段,對每一個案件全力以赴,不放過任何一個蛛絲馬跡。“刑事技術工作必須嚴謹,對每一個環節都審慎為之,這樣才能為偵破案件提供關鍵支撐。” 如今,犯罪手法如百變的魔術,不斷翻新。“今天是新型的加密犯罪,明天可能是高科技的偽造手段。”吳智毅說,刑事技術工作人員若沒有高超的技術本領,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難以找到破案的方向。每一個案件都是一場智力的較量,只有不斷學習新的刑事技術和理論,才能打開一個個案件的謎團之門。 “學習路上,一名好的師父能讓新人少走很多彎路,更加快速地成長為獨當一面的人才。”吳智毅介紹說,在傳承“背包”精神的過程中,刑事科學技術中心還注重人才培養。通過推行 “1+N師徒結對”機制,讓經驗豐富的老民警與年輕民警結成師徒對子,老民警不僅傳授業務知識和技能,還將“背包”精神的內涵和精髓傳遞給年輕一代。在老民警的言傳身教下,年輕民警迅速成長,逐漸成為刑事技術大隊的骨干力量。 刑事科學技術中心現有民警36名,其中全國刑事技術專家成員1人、全國青年人才庫成員3人、全省檢驗鑒定能手3人、現場勘驗能手2人、技術管理能手1人。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