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古厝煥發新生機 ——閩侯縣人民法院“三三”工作法做實司法保護 閩侯素有“八閩首邑”之美譽,古建筑、古文物星羅棋布。近年來,閩侯縣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優勢,創新運用“三三”工作法,即“三共”協同、“三融”保護、“三式”宣教,不斷加大對歷史建筑、歷史文物、傳統村落等司法保護力度,為守護八閩首邑歷史文化貢獻法治力量。 閩侯法院通過協同共治,構建“政府主導、司法保障、社會參與”的立體保護網絡,2024年以來,與文旅、住建等部門開展聯合巡查3次。創新“修復智庫+公益組織監管”模式,聘請文物保護專家擔任技術調查官,實現制度創新、資源整合與文化傳承的有機統一。通過合作共保,搭建“文化生態司法+文物古建保護”開放性合作平臺,在福州地區率先引入保險合作機制,聯合文旅局、屬地村居為千年城隍廟、鎮國寶塔等古建筑投保,覆蓋古厝修繕、文物損害等風險,促進文物古建筑的可持續保護和活化利用。通過志愿共建,該院聯合政府職能部門,邀請行業專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高校師生等組建“古村落·古厝文化司法保護”志愿者隊伍,推行“政策宣傳+矛盾調解”前置服務,開展政策宣講、糾紛調解活動4場次,多向發力助推保護開發利用宣傳引導和綜合治理。 閩侯法院還將審判職能與古厝保護相融合,以“三合一”專門化審判建設為抓手,聘請文物、古建筑領域專家擔任人民陪審員,設立古厝法官工作室等,深入鄉間厝邊開展巡回審判3次,打擊破壞文物、古建筑違法犯罪,實現審理一案、宣教一片。生態修復與古厝保護相融合,設立閩江水資源保護司法示范點,回填河砂11萬余方,以侯官千年古渡口修復為起點,將工作外延至閩江流域兩岸,包括中華老字號破產重整、古樹名木掛牌保護、沙灘修復、增殖放流等融合保護,不斷豐富延展古厝保護的內涵。并將活化利用與古厝保護相融合,設立“鄉村振興法律服務工作站”,打造“閩江最美的問候”“夜泊侯官”等鄉村振興品牌IP,引導發動村民參與古厝保護、旅游及非遺產業,帶動村民就業40多人,增加村集體收入30萬余元,因地制宜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同時,該院通過場景式體驗,營造古厝保護宣教實體空間,設立古厝文化司法保護體驗基地,定期舉辦古厝保護、法治講堂等公益活動5次,配套“侯法書苑”圖書館,融合書香、鄉愁與法治元素,沉浸式傳播古厝保護理念,增進公眾對古厝保護的認知與感受。還以研學式傳播,開發省委黨校現場教學點,突出人文保護主題,利用侯官文化、古厝歷史、閩江故事研發主題課程,開展實景教學互動;聯合大學城高校搭建古厝保護研學、模擬法庭等課外實踐平臺,不斷提升古厝保護的社會影響力。更是以全媒式覆蓋,聯合省市電視臺制作普法節目,在新媒體平臺投放古厝保護公益片、倡議書,在侯官古厝基地“網紅打卡點”開展非遺體驗等活動,打造全方位宣傳矩陣,擴大傳播半徑,拓展古厝保護宣傳覆蓋面。 如今,在“三三”工作法的推動下,閩侯古厝正煥發新生機,司法守護歷史文脈的實踐,為八閩首邑的文化傳承注入持久動力。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