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會”作為松散型民間組織,常見于農村集中民間閑散資金辦事。“標會”一般由“會頭”發起,邀請若干會員參加,會員繳納一定金額會款,形成一筆資金,再通過投標等方式確定獲得每期資金使用權的會員(此時身份轉為“會頭”)。獲得資金的“會頭”需按照約定支付利息或承擔一定義務;會期結束,“會頭”需將“會款”本息資金返還會員。 民間“標會”被不法分子利用,就可能演變成非法集資騙局。下面讓我們揭示“標會”騙局的相關情況: “標會”騙局常見手段 高息吸引與資金挪用。“會頭”以高息為誘餌,吸引大量人員參與“標會”。每期“標會”到期時,往往利用新會員會款來支付老會員利息,制造標會盈利假象,一旦沒有足夠的新會員加入,資金鏈將斷裂。 虛假宣傳與虛構項目。“會頭”編造虛假投資項目或經營活動,聲稱通過“標會”籌集的資金將用于這些項目,以獲取高額回報,實際上資金已被騙子私吞或揮霍。 操縱“標會”過程。在“標會”資金投標過程中,騙子通過操縱投標結果、篡改賬目等手段,使“標會”運作利于自己或其親信,騙取其他會員錢財。 “標會”騙局的危害 個人財產損失。參與者往往因為被高息誘惑或受到虛假宣傳的蒙蔽,將自有積蓄投入“標會”,最終血本無歸甚至傾家蕩產。 破壞社會信用體系。“標會”騙局會破壞社會信任關系,使人們對民間金融活動產生恐懼和不信任。 防范“標會”騙局 增強風險防范意識。了解“標會”運作原理和潛在風險,不被高息誘惑沖昏頭腦。 合法理性投資。選擇正規金融機構和合法投資產品進行投資,如國債、基金等,這些投資渠道受到嚴格監管,風險相對較低。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