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夏后,一場喜雨使萬物更加生機勃發。遇見賣花人,買下幾枝梔子花回家,將其插在瓶子里。頃刻間,滿屋散發著醉人的芬芳,使陋室頓覺生動起來。 在百花中,我最喜歡和熟悉梔子花了。兒時,一挨夏天,老屋的后山上映山紅開過后,就輪到梔子花登場了。梔子花色素美,芳香益人,風姿典雅,無人不喜愛。每當開花季節,母親就讓我們采一些回來,她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了花香,日子就過得有滋味了。” 后來,我家蓋了新房子,母親便從后山挖回幾株梔子花幼苗,栽種在屋后的坎邊上。在母親的精心伺候下,這些野梔子花被養“家”了,長得格外肥碩,梔子花也開得格外香。每到初夏時節,花香吸引了過路的行人,母親很大方地采下幾束鮮花相贈,與路人分享梔子花的芬芳。 然而,我看到最有氣勢的梔子花,還是在福鼎的貫嶺鎮茗洋村。十里古村落,種植有桃樹、李樹、桂花樹、梔子花……萬物生長,梔子花也趕著趟地盛開,一簇簇、一團團,相互簇擁著,挨挨擠擠,卿卿我我,尚見幾分靦腆卻是熱烈奔放。站在高坡上,一陣風吹過,那密密匝匝的梔子花,如一片綠白交織的海洋,綿綿無絕的鋪展開去、延伸遠方。 走近看時,更是讓人迷醉其間。朵朵雪白如玉的梔子花,生于枝頂或葉腋,花萼蠟質般光滑,柔柔的,嫩嫩的,素雅且嬌麗。宋代陸放翁詠梔子花,其中有“清芬六出水梔子”的詩句。梔子花是為同心花,每層圓潤的六片花,花瓣疊著花瓣,向心而開,透出一種以花蕊為中心的均衡潤美。幾絲淡黃的花蕊,上面均勻地布滿花粉,被包裹在層層疊疊的花瓣中,花瓣相繞相守,有一種“一根曾寄小峰巒,薝卜香清水影寒”的意蘊。 梔子花開,香味撲鼻,氤氳了庭院、園林、山川、原野。兒時喜歡梔子花,只道它素雅、清香,后來讀了一些詩文,方知梔子花還可入藥入詩。從古至今,花香千年,隨著歲月流淌,迷倒多少文人墨客。 杜甫在《江頭四詠》里,特地為梔子花造型:“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于身色有用,與道氣傷和。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后人把這首詩看成是詠梔子花的翹楚。到了北宋,梅堯臣以梔子花寄托情懷,他在栽種梔子花時賦詩一首:“舉世多植梨,而我學種梔。顏色固不別,良苦誠異宜。團團綠階側,豈畏秋風吹。同心誰可贈,為詠昔人詩。”在梅堯臣看來,可食可賣的梨子,還是讓世俗之人去種罷,能靜下心來種植梔子的人,才配當精神貴族。 歐陽詢在其皇皇巨著《藝文類聚》里,專門辟有“梔子”一節,除引南朝詩人謝朓、梁簡文帝蕭綱詠梔子的詩句,贊美梔子花“潔白”“素雅”的品格外,還專門介紹了梔子的源流和藥用價值。 佛經中稱梔子為薝卜,相傳它的種子是從天竺來的,所以有人稱梔子為“禪客”“禪友”。我國栽種梔子的歷史悠久,對它的藥用價值開發幾乎于同時。《神農本草經》中的木丹,漢《上林賦》中的“鮮支黃礫”,均指梔子。梔子入藥,指的是它的果實。梔子的花期很長,從五月一直開到八月。花開過后,便結出紡錘形的小果子。果子起先像葉子一樣呈綠色,等到秋天,果子成熟了就變成金黃色。這時的六瓣花,躍身變為七棱果。人們將它摘下來曬干,賣給藥房入藥,稱其為“黃梔子”,且有涼血解毒、清熱利濕之功效。 綠葉養眼,花香潤心,果實益人。小小梔子花,渾身是寶。雨果說:“所有的植物都是一盞燈,而香味就是它的光。”又到了梔子花開時,又見到它潔白素雅的身姿,又聞到了它沁入心脾的芬芳。陶醉其間,深深體味蘊涵于梔子花中的品格與風骨。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