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法院,勝訴方送來錦旗表達謝意是常事。然而,福州晉安法院近日收到的一面錦旗和一封感謝信卻格外特別——它們來自一位“敗訴”的八旬原告白奶奶,跨越千里,卻飽含深情,訴說著一個關于法理與情理如何共舞,司法如何守護家庭根基的動人故事。 陳爺爺和白奶奶育有兩子一女,兩位老人此前長期與孫子小陳共同居住在晉安區(qū)岳峰鎮(zhèn)的一處安置房屋內(nèi)。2021年爺爺離世后,奶奶返回西北老家生活,小陳仍居住在這間房屋。隨著年事漸高,一個深切的憂慮縈繞奶奶心頭:百年之后,這房子的歸屬會不會說不清、道不明,引發(fā)家庭紛爭?奶奶認為房子是其與三位子女之間的事情,孫子不應占用案涉房屋。為了求一份“安心”,她將孫子訴至法院,核心訴求很明確:請求法院判決孫子搬離她名下的房屋。 從表面看,這是一起典型的物權保護糾紛。房屋產(chǎn)權歸屬清晰,奶奶的訴求似乎于法有據(jù)。然而,承辦法官并未被簡單的法律關系所局限。 在深入接觸中,法官敏銳地觸摸到案件冰冷外殼下涌動的家庭暗流——這不僅是妨害的排除,更牽扯著血脈親情、代際隔閡,乃至未來可能激化的繼承矛盾。若簡單判決支持奶奶訴求,雖于法有據(jù),卻可能使祖孫親情徹底撕裂,埋下長久怨恨的種子。 面對這道關乎法與情的難題,法官選擇了最難也最負責任的道路:不止于“定分止爭”,更追求“事了人和”。法官多次耐心傾聽奶奶的憂慮——對產(chǎn)權不明的恐懼,對家庭和睦的深切渴望;同時,也細致了解孫子的處境和對房屋的情感聯(lián)結。每一次交流,法官都努力在法理與情理之間尋找平衡點,用法律釋明權利,用情理溫暖人心,在祖孫間搭建理解的橋梁。 開庭后,法官主動協(xié)調(diào),親自陪同奶奶的代理人和孫子前往案涉房屋。在法官的見證下,孫子主動、平和地取走了個人物品,奶奶一方實際接收并掌控了房屋。至此,奶奶的核心訴求實質(zhì)上已經(jīng)圓滿解決,因此,法院最終判決駁回奶奶要求孫子搬離的訴訟請求。 不久后,千里之外的奶奶向案件承辦法官寄來了一面沉甸甸的錦旗和一封動情的感謝信,“耐心解紛爭 品德映天下”,十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超越了勝敗,是對法官將心比心、履職盡責、守護和諧的最高褒獎。 這面特殊的“錦旗”,是晉安法院踐行新時代“楓橋經(jīng)驗”,追求“定分止爭”“案結事了人和”的生動縮影。晉安法院將繼續(xù)秉持這份“如我在訴”的情懷,讓每一次法槌的落下,都不僅是權力的宣告,更是溫暖的傳遞、和諧的守護,讓法治的力量如春風化雨,滋養(yǎng)民心,守護萬家燈火。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wǎng)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wǎng)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