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香滿溢的“心安地圖” ——漳平市赤水派出所創新舉措助力鄉村振興 在閩西群峰疊翠處,漳平市赤水鎮如一顆鑲嵌于林海的山間明珠——明代航海家王景弘從這里揚帆起航,千年“百家姓古村”傳承著包容與堅守,國家森林公園的生態秘境和金色稻浪間的田園牧歌交織成鄉村振興的錦繡畫卷。 在這片鐘靈毓秀的土地上,漳平市公安局赤水派出所始終以“平安守護者”的擔當,讓警徽在稻花香中閃光,讓法治在田埂上扎根,在稻花飄香的季節里描繪出一幅“心安地圖”。 鐵腳板+科技翼 描繪平安脈絡 赤水鎮坐擁著景色宜人的天臺山森林公園,景區內保存著大片原始森林,紅豆杉、丁香樹等千余種珍稀植物在此繁衍生息。民警每月徒步巡山超100公里,在林區設立12個生態保護宣傳點,用“鐵腳板”描繪出這片閩西“綠肺”的脈絡。 “無人機一天能查1000多畝地,晚上還能用熱成像發現人影,盜林賊根本藏不住。”民警介紹道。4月16日,無人機飛過偏僻山林時,識別到地面有新鮮的車輪印和樹木被砍的痕跡。值班民警立刻聯合森林警察,順著線索找到現場,發現大量被鋸斷的桉樹和一輛改裝貨車。通過追蹤車輛,最終將偷砍樹木、用貨車運走賣錢的1名嫌疑人抓獲,現場查獲20立方米的被盜桉樹。這是赤水派出所利用無人機完整取證破獲的毀林案件之一。 該所創新推行的“生態警長”責任制,已構建起“無人機日巡+紅外監測周查+警民聯防月訪”機的立體防護體系,不僅與林業部門共建“生態保護聯盟”,聯合開展“清山行動”,更推動林區安裝智能監控設備13處,讓科技為生態保護插上“翅膀”。 田間調+鄉賢團 標注和諧密碼 作為漳平的糧食、煙葉大鎮,赤水鎮每到春耕灌溉、土地流轉的農忙時節,常因水權分配、田界劃分等事宜引發涉農糾紛,對赤水派出所基層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2月19日,赤水鎮香寮村村民老黃與鄰居因灌溉水渠改道問題產生爭執,矛盾逐漸升級。民警得知后火速趕往現場,同時請出鄉賢族老,在稻田里開起“田間調解會”,最終讓雙方握手言和。當事人黃某在調解協議書上按下手印后感慨:“警察不偏不倚,讓我們既解了疙瘩,又保住了鄉親情分。” 這場危機的妥善化解,正是“功德銀行 + 矛盾化解” 機制的生動實踐。近年來,赤水派出所聯合政法委員創新推出的這套治理模式,將村民參與治安巡邏、調解糾紛等善行轉化為“道德積分”,用以兌換農資優惠;同時,組建“鄉賢調解團”,在香寮村試點開起“田間調解會”,今年成功化解涉農矛盾12起,調解成功率100%,實現“小事不出田埂,大事不出村委”。 板凳課+三件套 播撒平安稻種 翻開赤水派出所民警的走訪日志,字里行間滿是溫情。清晨,為住在海拔500米的獨居老人送證上門;傍晚,在稻田徒步巡邏,沿途順手幫農戶扶正被風吹歪的秧苗;夏季來臨前,幫農家樂業主排除消防隱患;金秋十月,民警化身稻田音樂節的“安全導游”,開展人流疏導、防盜防騙專項行動…… 而在這些忙碌的日常中,最有溫度的場景當屬村口古樟樹下的 “板凳課堂”。每逢周五傍晚,民警就會搬來十幾張竹板凳,在樹下支起“平安小攤”。“鄉親們注意!最近有人下鄉賣‘廠家直銷高濃度有機肥’,先賒賬后跑路,這是騙子!”4月25日傍晚,民警在“板凳課堂”上用方言講起新型農資詐騙套路,幫村民識破詐騙話術。這樣的 “流動課堂” 如同撒在田間的平安種子,讓警民關系在家長里短中愈發緊密。 這份緊密的聯結,更藏在赤水派出所民警背包的“三件套”里——反詐宣傳單、警民聯系卡、走訪記錄本,這既是他們走村入戶的“標配”,也是守護鄉村的“法寶”。他們堅持“五必訪”原則(困難家庭必訪、重點企業必訪、特殊群體必訪、矛盾糾紛戶必訪、治安復雜區必訪),構建“步巡+車巡+視頻巡”立體防控網絡,讓警燈照亮每一片稻田。 2024年以來,赤水派出所累計走訪群眾2000余戶,解決急難愁盼問題37件,電詐發案同比下降65%。村民老黃笑道:“以前看到警車總擔心是出了什么事,現在看見警燈閃爍,就知道是警察在幫我們看田護糧,更安心了。” 從明代航海家揚帆的故土到鄉村振興的熱土,從追回一枝樹木到守護千畝林海,從化解一壟地的糾紛到點亮萬家燈火,漳平市公安局赤水派出所民警輔警始終以“護林人”的執著編織綠網,以“守山人”的堅韌丈量青山,更以“貼心人”的溫情浸潤田壟,守護著鄉村振興路上的歲月靜好。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