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溫情守護萬家燈火 ——順昌法院積極探索家事審判新模式 初夏的閩北,順昌法院家事少年庭的卷宗里正萌發著新綠——27盞重新點亮的“歸航燈塔”映照著迷途少年重拾課本的身影,300余封手寫回執隨著《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卡》飛入千家萬戶,“云端法治課”直播間彈幕如潮涌動著5萬次學法熱情。 天下之本在家。近年來,順昌法院緊扣人民群眾對家事審判的多元司法需求,精心擘畫家事審判新圖景,從迷途少年的暖心幫教到涉童糾紛的柔性化解,從法治課堂進萬家到線上普法潤心田,以司法溫情守護萬家燈火,為社會和諧穩定注入源源不斷的法治動能。 燈塔引航 司法溫度照亮迷途歸路 “小亮,最近學習和生活還順利嗎?”近日,暮色中的順昌法院家事少年庭辦公室,法官洪琪琳對著電話輕聲細語。這通看似平常的回訪電話,牽系著一個迷途少年的命運轉折。 時針回撥到半年前,17歲的小亮因聚眾斗毆、盜竊行為站上被告席。庭審現場,少年低垂的頭顱與攥緊的拳頭,在洪琪琳眼中不是頑劣的證據,而是求救的信號。“這些孩子就像擱淺的小船,需要燈塔指引方向。”秉持這樣的信念,洪琪琳啟動“燈塔計劃”:庭前走訪揭開家庭失管的傷疤,庭審教育叩擊蒙塵的心靈,庭后回訪守護重生的希望。 在“司法+社工”的聯動機制下,專業心理咨詢師用沙盤游戲打開小亮封閉的內心,社工團隊通過職業規劃重燃其對生活的期待。更令人動容的是,法官們特意將回訪時間定在放學后,只為不驚擾少年的校園生活。“我一定改過自新,不辜負你們的期望。”小亮在幫教日記里寫道。如今,重返校園的他已成為普法志愿者,用親身經歷勸誡同齡人。 這樣的溫暖故事正在順昌不斷上演。此前,順昌法院與南平市三益社工中心簽署《“法護成長 愛助萬家”項目協議書》。2024年來,順昌法院積極延伸司法服務觸角,借助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的力量,累計為27人次未成年被告人提供專業心理疏導、社會關懷、跟蹤幫教,用法律的“硬度”與司法的“溫度”,為失足少年搭建起回歸之橋。 同時,順昌法院結合家事糾紛特征,配套建設“心靈小屋”,配置小圓桌、沙盤、VR游戲機等,8名取得心理咨詢師資格的干警持續為當事人提供心理疏導,營造柔性化解糾紛環境。 “我們不僅要修復法律關系的裂痕,更要治愈情感世界的創傷。”洪琪琳說道。 提示融情 柔性調解彌合親情裂痕 “我尊重孩子的意愿,今后也會多抽時間陪伴他。”近日,順昌法院成功調解一起涉未成年人撫養費糾紛案件,并同步發出《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卡》,為案件畫上溫情句號。 郭先生與付女士于2016年協議離婚,約定婚生子小軍由付女士撫養,父親享有隨時探望權。然而,因付女士從事外賣員工作,常因工作忙碌錯過電話,加上郭先生探望時間不固定,雙方因探望問題屢生矛盾。郭先生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變更小軍的撫養權。 小軍已年滿8周歲,其真實意愿是撫養權判定的關鍵要素。為最大限度減少訴訟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影響,洪琪琳聯合社工利用下班時間走進付女士家中。 在溫馨的家庭氛圍中,洪琪琳和社工通過游戲互動、談心交流,耐心傾聽小軍心聲。“我想和媽媽一起生活。”小軍輕聲吐露的愿望,成為解開糾紛的重要鑰匙。 調解過程中,法官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為原則,引導雙方換位思考。經過多輪協商,雙方當事人一致同意小軍繼續由付女士撫養,同時確定了具體的探望方式、時間及撫養費的問題。 “父母之愛,應始于尊重與陪伴。”法官向雙方送達《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卡》時,著重提醒其注意親子溝通方式和教育責任。 “這不僅僅是一張提示卡,更是親情的修復指南。”洪琪琳展示著淡紫色卡紙上印刷的溫情提示:從每日擁抱時長到生日陪伴承諾,從情緒管理方法到親子溝通技巧,7條細則編織成愛的保護網。 在法院家事調解室,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所有座椅都采用可旋轉設計。“這是為了讓當事人轉換視角,真正學會換位思考。”調解員小陳邊說邊演示,隨著座椅轉動,墻上的“和楓杉杉”品牌標識漸次呈現,中國傳統家文化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浸潤著每個家庭。 數據顯示,自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離婚案件中開展“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見》以來,針對家少案件審理中發現的監護失當等問題,順昌法院向未成年人監護人發出家庭教育指導令3份、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卡300余份,敦促監護人有效履行家庭教育責任。 春風化訟 法治星火燎原萬家心燈 “婚前買房寫兩個人名字,離婚怎么分?” “發現孩子被校園欺凌該如何取證?”日前,順昌法院以“和楓育未來·法護杉杉行”為主題,走進順昌縣工業園區開展家庭教育宣傳周活動,為企業職工送上法治“大禮包”。 “來,大家看這個案例。”法官助理陳懿林點開大屏幕,一段案例視頻緩緩播放,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活動現場,她以《家風潤“新”成長護航》為題,結合《民法典》《家庭教育促進法》《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用生動的故事、鮮活的案例,講述著科學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好的家風就像春雨,無聲卻有力,滋養著孩子的成長”。 “彩禮是婚姻的‘必答題’還是‘加分項’?”面對職工們熱議的高額彩禮話題,法官助理拋出問題,瞬間點燃現場氣氛。“愛情不是買賣,婚姻更需要理性。”這番講解引發職工們熱烈討論,現場不時響起陣陣掌聲。 “原來教育孩子不能只靠‘虎媽’式高壓。”“這些法律知識太實用了,聽完馬上就能用。”活動結束后,職工們意猶未盡。一位年輕媽媽笑著說:“我要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做成筆記,回家就和家人分享,從自家做起,當好家風建設的踐行者。” 2024年以來,順昌法院線下開展“送法進校園”“法院開放日”等活動30余場,家庭教育講座20余場,進行家庭教育指導150余人次。今年以來,線上普法同步發力,公眾號、抖音號開設“杉杉來說”專欄,聚焦真實案例與實用法條,通過系列微視頻形式講述“家”的故事,視頻播放量達5000人次。線下課堂與云端普法交織,讓法治種子在群眾心中生根發芽。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