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時空的回響 ——武夷山法院“慎審求真”刑事審判理念的創新實踐 武夷山麓,宋慈故里。 在悠悠歷史長河之中,宋慈,這位南宋時期的提刑官,以一部震古爍今的《洗冤集錄》,開創了世界法醫學先河。其秉持的“獄事莫重于人命”理念,如黃鐘大呂,跨越時空,至今仍在司法領域回響,影響深遠。 近年來,武夷山法院深入挖掘宋慈法律智慧,將其巧妙融入現代刑事審判工作,提出并踐行“博識、洞見、原情、明理”——“慎審求真”刑事審判工作理念,奮力書寫司法公正新篇章,讓古老的法律智慧在當代煥發出蓬勃生機。 厚學以致真知 在武夷山法院的閱覽室,《洗冤集錄》復印本被翻卷了邊。“宋慈當年為寫此書研讀醫典三年,現在的法官更需要跨界學習。”武夷山法院生態庭副庭長祝金妹打開“刑事審判+”培訓手冊,法醫學、犯罪心理學等新增課程占據三分之一課時。 2023年8月,在武夷山法院審理的一起濫伐林木罪案件中,承辦法官充分展現了學習力的關鍵作用。該案被告人超樹種采伐林木,對森林資源造成了嚴重受損。為了精準查清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損失價值,承辦法官借助林業碳匯測算技術,委托專業的林業技術人員進行外業調查,獲取樹種類型、蓄積、面積等關鍵參數,經過嚴謹的計算,準確得出了生態修復所需認購的碳匯量。之后,承辦法官耐心地向被告人分析解讀各類參數以及森林碳匯損失計算依據。被告人最終信服,并自愿認購相應碳匯,替代履行生態修復義務。 這一案例生動地體現了法官通過不斷學習新知識、熟練掌握新技術,成功實現了對復雜案件的妥善處理,有力維護了法律的公正和權威。 為了全面提升刑事審判隊伍的整體素能,武夷山法院積極作為。該院依托西南政法大學雄厚的師資平臺,精心優化刑事法官培養課程,增設法醫學、犯罪心理學等具有針對性的培訓課程,建立起“刑事審判+”的知識更新模塊,不斷拓寬法官的知識領域;鼓勵刑事法官跨領域辦案,讓他們在不同類型案件的辦理過程中,增進經驗,提升綜合能力;充分用好“法答網”“案例庫”,將其作為輔助刑事法官的強大“外腦”,為審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實證探尋真相 2023年10月,在胡某盜竊案中,胡某潛入被害人家中盜走黃金首飾,事后卻拒不認罪,申辯首飾是自己撿來的。在零口供的情況下,法院對在案證據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審查。被害人的報案筆錄證實了財物被盜的事實;被盜現場提取的DNA與胡某一致,直接將胡某與案發現場聯系起來;被盜現場附近的公共視頻清晰顯示了胡某案發當日的行動軌跡,形成了完整的時間線。法官經過嚴謹的分析,認為各證據間相互印證,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鎖鏈,最終依法對胡某判處刑罰。 這起案件的審理中,法官以實證為依據,通過嚴謹的審查和推理,成功還原案件真相,實現司法公正,讓犯罪分子得到應有的懲處。 為提升刑事審判質效,武夷山法院邀請宋慈法律文化研究專家、學者授課,讓法官更加深入地理解宋慈“格物窮理”等法律智慧的內涵;運用好生態技術調查官制度,規范偵查、鑒定、專家證人出庭作證工作,提升證據審核認證能力,確保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和關聯性;舉辦“全員開講”活動,由刑事審判法官分享融合宋慈司法智慧的辦案實踐心得,培養法官的“洞見”理念和創新能力,促進法官之間的經驗交流和共同成長。 “刑事法官應以庭審為中心,以證據為基石,樹立‘求極致’的刑事司法理念,讓法律事實盡可能地接近客觀真實。”武夷山法院刑庭副庭長李紅敏說。 秉持恤民真情 正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在涉及家事、鄰里等糾紛時,不能簡單就案辦案,應當充分“察實情、衡情理”,兼顧法律剛性與人情柔性,這與宋慈主張的“獄情貴于明察”契合。 這種“原情”智慧在鄰里傷害案中更顯珍貴。賴某與陳某兩人系多年鄰居,平日里相處融洽。2024年7月,賴某與陳某因房屋改建的空地分界線問題發生爭執,賴某一時激憤打傷了陳某。承辦法官認為,雙方因瑣事引發傷害,賴某屬激情犯罪,不宜機械審理。法官多次組織調解,耐心地向雙方當事人釋法析理,最終促成和解。賴某支付賠償款并誠懇道歉,陳某也出具了諒解書,法院對賴某判處有期徒刑并適用緩刑。 這一案例充分體現了法官運用“原情”理念,兼顧法理、事理、情理,從根本上化解矛盾糾紛,維護鄰里和睦,促進社會和諧。 為強化法官“同理心”意識和兼顧法理情的能力,武夷山法院開展“群眾工作”專題培訓,通過政治學習、主題黨日活動、讀書分享會等多種方式,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斷提升法官的政治素養和職業道德水平;發揮少年法庭、家事糾紛調解室、詹紅荔工作室等審判隊伍作用,用好“百合花開”馨課堂、“法官與少年”等平臺,在涉老、涉少等刑事審判中踐行“仁恕”理念。 此外,該院通過微信公眾號、新聞媒體等平臺以案說法,廣泛宣傳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型案例,弘揚法治精神,傳播正能量,引導社會公眾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 武夷山法院深入挖掘宋慈法律智慧,踐行“慎審求真”刑事審判理念,在刑事審判的各個環節不斷探索創新。從培養法官學習力,到推進庭審實質化,再到融入司法同理心,每一步都凝聚著法院人的智慧和努力。他們讓古老的法律智慧在當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實現司法公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貢獻自己的力量,成為新時代司法領域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