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保護,步履永不停歇 ——莆田市檢察機關精準施策全力守護母親河 最美不過家鄉水。 木蘭溪,是福建省“五江一溪”之一,也是貫穿莆田境內的“母親河”。為守護家鄉“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生態圖景,莆田市檢察機關立足公益訴訟職能,十年磨劍,精準施策,為木蘭溪流域治理現代化注入檢察力量。 構建流域治理“檢察防護網” 全市檢察機關立足流域治理整體性與協同性,確立“一溪貫穿、全域聯動”思路,構建起“市院統籌、基層院主導、跨區域聯動”立體監督格局,形成“全流域覆蓋、全要素保護、全環節監督”的生態司法保護體系。同時,創新推行“清單式監督+項目化推進”模式,縱深推進12個特色小專項監督,實行“一案一專班、一河一策”精細化管理,連續八年開展“保護母親河”專項攻堅行動,并積極參與巡河履職,聯合河湖長辦等部門開展常態化巡河120余次,梳理問題線索67份,推動38個重點生態隱患點整治落地見效。 2025年3月,針對高速施工遺留圍堰阻礙行洪問題,荔城區檢察院通過公益訴訟職能推動行政機關迅速清理圍堰障礙物,河道恢復往日通暢與清澈。 十年間,圍繞“水安全隱患、水資源流失、水生態退化、水環境污染”等問題,莆田市檢察機關累計辦理流域公益訴訟案件870件,推動修復林地耕地3917余畝,清理河道21.7公里,修復污染水域300余畝,處置固體廢物5.2萬余噸,一批困擾周邊群眾的問題得到有效治理。木蘭溪流域國省控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連續多年保持100%,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階段性目標。 聚焦重點領域靶向攻堅 2021年5月,荔城區檢察院針對渠橋河兩岸遭非法砍伐的18棵珍貴荔枝樹及時制發檢察建議,督促行政機關搶救復壯,并以此為契機推動轄區開展古樹名木普查掛牌工作,將9029棵古樹納入省級信息管理數據庫,為城市綠心構筑“綠色基因庫”。 近年來,莆田市檢察機關針對性開展了古樹名木保護、違規養殖清理、農用地非法侵占等專項整治,辦理綠心區域公益訴訟案件145件,恢復農用地207畝,清淤河道15.6公里,以檢察“決心”守護生態“綠心”。 2024年,城廂區檢察院發現東圳庫區一級保護區部分路段隔離網破損,存在開荒種植隱患,立案后迅速與環保、屬地政府磋商,推動開展控源治理和重點巡查,有效遏制污染風險。 東圳水庫是莆田的“大水缸”,其水質影響著莆田市幾百萬人的用水安全,對此,莆田市檢察機關持續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截流、養殖退養等“呵護水源地”專項監督,辦理水源地保護案件42件,推動庫區周邊退果還林,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7起,庫區水質達標率始終穩定在100%。 探索生態修復創新路徑 在筑牢重點領域保護屏障同時,莆田市檢察機關將目光投向生態修復,探索公益保護“新路徑”。 海岸帶藍碳是地球上最密集的碳匯之一,其中最為重要的當數紅樹林。2024年,涵江區檢察院與法院、自然資源部門簽訂了《木蘭溪口濕地紅樹林保護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創新確立“造林增匯”生態修復模式,在辦理涉林案件時動員違法行為人將生態修復費用用于紅樹林種植,替代修復受損生態。 市檢察院還創新建立了“生態修復+碳匯賠償”雙軌機制,牽頭與市法院、市公安局、市林業局會簽《關于在生態環境刑事和公益訴訟案件中適用林業碳匯機制開展生態修復的工作指引(試行)》。秀嶼區檢察院積極運用海洋碳匯修復模式,全市累計適用碳匯機制辦理案件40件,引導違法行為人認購林業碳匯3137噸、海洋碳匯2.3萬噸,將“司法制裁”轉化為“生態紅利”,為生態修復開辟了新通道。 凝聚協同共治保護合力 莆田市檢察機關堅持監督與支持并重,在發出檢察建議前,主動與行政機關溝通,通過磋商會議、公開聽證、專家評議等方式,共同研究解決方案,變“單方監督”為“協同治理”。并聯合水利、林業出臺《莆田市河湖安全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工作方案》《加強“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工作細則》,推動監督辦案和專業化治理保護有效銜接,移送行政公益訴訟線索38條,協同開展專項執法行動15次,形成“行政履職+檢察監督”疊加效應。 針對木蘭溪流域跨區域特點,與泉州、福州等地共建“環戴云山生態司法聯盟”,簽署深化協作意見,建立信息共享、線索移送、案件協查等機制,成功辦理跨區域污染案件19件,仙游周邊破壞生態案件發案率顯著下降。2025年3月,依托該聯盟機制,德化縣檢察院與仙游縣檢察院高效聯動,快速處置污染源,守護大樟溪水質。 莆田市檢察機關還積極搭建社會力量參與公益訴訟平臺,依托最高檢“益心為公”云平臺共招募130名志愿者,拓展線索來源。仙游縣檢察院創新“網格+公益訴訟”機制,廣泛吸納網格員延伸監督觸角,線索受理量同比激增56%。城廂區檢察院設立全市首家“公益損害與訴訟違法舉報中心”,布設15個檢察聯絡點、確定21名聯絡員,外延檢察觸角。涵江區檢察院設立全省首個藍色海灣木蘭溪流域(暨入海口)生態司法保護實踐基地,將庭審現場搬到實踐基地,引導群眾共護母親河碧波安瀾。 十年堅守,只為水清岸綠;公益保護,步履永不停歇。莆田市檢察機關將繼續深化公益訴訟實踐,扛牢政治責任,貢獻法治力量,為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圖景提供堅實保障。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