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潤山城 萬家燈暖 ——壽寧法院繪就山城和諧法治新圖景 華燈初上,壽寧街巷間,木拱廊橋的燈火與民居炊煙交相輝映,繪就“寧人息事”的和諧畫卷。近年來,壽寧縣人民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萬家燈火”民生愿景為牽引,將“如我在訴”理念落到實處,前移審判職能,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優化訴訟服務,力促矛盾化于未發,讓法治溫度融入千家萬戶。 司法溫度架起“連心橋” “老楊,掃這個二維碼就能找法官!”近日,下黨村的茶農夏某向鄰居演示“法官e聯”平臺。去年,他因2.8萬元茶葉貨款與人發生糾紛,便是通過該平臺線上調解,最終足不出戶追回貨款。 如今,像夏某這樣能熟練運用數字平臺維權的“法律明白人”,在壽寧縣的鄉村正越來越多。這正是壽寧法院為打通司法服務“最后一公里”,讓群眾便捷高效解紛所付出的努力。 近年來,該院大力推進智慧法院建設,對全縣196個行政村的司法服務設施進行了智能化改造。群眾只需掃描專屬二維碼或撥打熱線電話,即可直接視頻連線法官,享受法律咨詢、在線調解等專業司法服務,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針對偏遠山村行動不便或不擅長電子設備的群體,壽寧法院組建了“背包法庭”小隊,配備便攜設備,提供“預約上門立案+就地調解”服務,讓司法“多跑腿”,群眾“少操心”。 而在提升訴訟效率上,該院推出的“要素式訴訟服務”,則讓“新農人”李書印象深刻。 2024年12月,李書因10萬元借款糾紛來到法院,卻因不懂如何準備訴訟材料陷入困境。一籌莫展之際,訴訟服務中心導訴員遞來一本“民間借貸糾紛要素式起訴狀”,僅需勾選填寫借款時間、金額等關鍵要素,讓其15分鐘便完成訴狀填寫。 開庭當天,法官采用要素式審判模式,庭前通過表格固定無爭議事實,庭審僅聚焦“是否存在利息約定”這一核心爭議,不到一小時便當庭作出判決?!霸詾榇蚬偎疽习肽?,沒想到從立案到結案只用了11天。”李書拿著判決書感慨不已。 這些便民舉措的背后,是壽寧法院對“司法為民”的深刻詮釋:2024年,該院累計上門服務146人次,訴前保全案件執行到位率提升35%,民間借貸等11類高頻案件文書準備時間縮短50%。 鄉土煙火播撒“希望種” 去年8月,在斜灘鎮圩日集市,一場特殊的調解正在進行。78歲的李阿婆與69歲的郭大叔做了半輩子鄰居,但雙方卻因屋檐越界、圍墻遮擋等矛盾積怨頗深。村干部曾數次上門調解,反而激起了郭大叔的脾氣,把李阿婆家的圍墻砸個稀爛。化解兩人的“心結”,也成了擺在壽寧法院“和事團”面前的一道棘手難題。 當天,李阿婆與郭大叔再次因屋檐滴水濺濕門檻一事爭執不休,引得圩市攤販紛紛圍觀。斜灘法庭庭長郭強獲悉情況后,立即叫上“和事團”成員、全省優秀人民調解員練根左趕赴現場調解。 “大姐,還記得您兒子結婚時,郭大哥熬夜幫忙搭棚擺酒席嗎?”練根左一句方言讓李阿婆低頭沉默。郭強趁機翻開手機里的積水照片講解:“民法典規定,不動產排水不能妨礙鄰居。”見郭大叔仍繃著臉,練根左補了一句:“您孫子升學宴上,您不是總念叨‘鄰里和睦最重要’嗎?” 暮色漸濃時,這場從正午持續到集市收攤的調解終于有了結果——兩位老人同意各自拆除房屋違規部分,積怨多年的“心結”在鄉音與法條的交織中悄然化解。 這場“趕圩說法”是壽寧法院“鄉音解紛”的縮影,亦是對壽寧千年善文化的當代演繹。近年來,壽寧法院堅持將善文化基因融入調解實踐,依托“和事團”里的族老鄉賢、退休干部,在調解中加入“往事追溯”環節,并將抽象法條轉化為“善治方言”。2024年,該院通過“趕圩說法”“廊橋巡回審判”化解的鄰里糾紛63起,涉案當事人主動履行率100%,真正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為讓善文化更接地氣,壽寧法院還將“典入廊鄉”普法情景劇與本土善故事結合,通過北路戲、小品等形式,拍攝《冤家?親家》等30余期節目,將贍養義務、相鄰權等民法典內容融入“馮夢龍斷牛案”等民間敘事,顯著提升了普法覆蓋面和感染力。 多元聯動筑牢“前哨站” “勞動仲裁都判贏了,他們還起訴,就是想拖時間!”前不久,在壽寧縣工業園區“園區楓橋”調解室內,4名勞動者攥著勞動仲裁裁決書,情緒激動地向值班法官龔繼堅控訴。 原來,甲、乙兩家食品公司系股東高度重疊的關聯企業,4名勞動者與乙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卻長期在甲公司工作,工資也由甲公司賬戶發放。后甲公司以“經營虧損”為由辭退他們,勞動者申請仲裁后,仲裁委裁決甲公司支付工資及賠償金。但甲公司卻以“與勞動者無勞動關系”為由向法院起訴,試圖推翻裁決。 考慮到勞動者經濟壓力大,收到案件后,龔繼堅立即啟動“訴裁調”聯動機制,聯合縣勞動仲裁委、總工會、工業園區管委會組成調解專班。 調解中,企業代理人堅稱“無合同關系”,勞動者則出示工資流水證明在甲公司工作5年。為打破僵局,調解專班發揮各自專業優勢,采用“背靠背”調解法,一邊向企業釋明同類案件的判決案例和企業社會責任;一邊為勞動者計算訴訟周期和時間成本,提出“先行支付50%工資緩解燃眉之急,剩余部分分期履行”的方案。 經過3個小時協商,企業同意調解,龔繼堅當場引導雙方對協議進行司法確認:“若逾期,勞動者可直接申請強制執行?!?/p> 這起糾紛的化解,正是壽寧法院創新“法官+N”多元聯動機制的生動實踐。通過將司法力量嵌入“縣、鄉、村、網格”四級聯動治理體系,該院聯合信訪、人社、住建、公安、婦聯等12個職能部門構建訴非聯動網絡,用公開透明的溝通機制化解信任危機。與此同時,該院還建立重點領域(如物業、勞動爭議)風險預警機制,提前介入化解群體性矛盾,真正讓矛盾在“家門口”得到有效分流。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