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3000公里的深情與擔當 ——光澤縣檢察院干警林水印的援疆檢察答卷 當閩江的波濤與天山的冰雪交融,當檢察人的初心與邊疆的發展同頻共振,一位來自福建基層檢察院的援疆干部,在新疆昌吉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木壘縣檢察院”),以實干與創新譜寫著跨越萬里的檢察華章,生動展現了閩疆兩地檢察人的使命與擔當——他就是光澤縣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一級檢察官林水印。 信念如磐 鐫刻檢察擔當 “把福建檢察的經驗帶過來,把木壘檢察的改變傳回去?!?024年8月,帶著組織的信任與囑托,林水印奔赴新疆,掛職木壘縣檢察院副檢察長。為此,他第一時間調整個人身體和工作狀態,努力適應當地干燥氣候、時差溫差、飲食習慣、民族風俗、語言交流等新環境,迅速融入木壘縣檢察院的大家庭。 援疆期間,在木壘縣檢察院黨組領導下,林水印緊扣“六位一體”援助工作要求,共參與檢察委員會會議、檢察官聯席會等案件分析研討40多件,開展庭審觀摩、公開聽證、公訴培訓等業務交流15場次,參加提審取證、外出辦案等26件,出庭支持公訴案件12件13人,指導法律文書制作、審閱草擬信息宣傳稿件等60多份,撰寫報送調研文章3篇,參與監察委案件交接5件,參加縣紀委、縣委政法委、縣信訪局等部門信訪事項處置研討9場次。 從案件研討到業務培訓,從普法宣講到跨區域交流,林水印用行動展現福建檢察干警的責任與擔當,獲木壘縣檢察院領導與同事一致好評和通報表揚。 實干為筆 繪就法治圖景 案頭攻堅,讓專業能力“落地生根”。林水印創新試行“清單式表格化”證據管理模式,推動建立醉駕案件快速辦理機制,為偵查、審查、案管等提供統一操作標準,促進刑事檢察工作專業化、規范化發展,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今年初,新疆開展為期1年的集中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行為專項行動。通過線索研判、提前介入、協同會商、公訴出庭等全流程主導,林水印成功辦理昌吉州首例、全疆第二例拒執罪案件。同時,以觀摩庭審形式,引導法院組織50多名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人員旁聽和庭后再教育,實現案件辦理質效與司法公信力的雙重提升,為破解“執行難”問題提供檢察實踐樣本。 受聘擔任法治副校長期間,林水印在開學季、國家憲法日等時間節點,深入縣中學、職業學校、偏遠鄉村小學等舉辦校園法治講座,同教育局、團縣委等單位組織對接全縣中小學12支隊伍參加校園模擬法庭競賽活動。聯合多部門開展“護蕾行動”,通過電話訪談、深入社區鄉村走訪慰問困境留守兒童、問題青少年17名,為天山少年點亮“法治光芒”,其中一名輟學少年在林水印的幫助下重返校園。 同心筑夢 共促融合發展 援疆路遙,初心如磐。林水印始終牢記援疆工作任務宗旨,拓寬閩疆兩地交往交流交融空間。他通過協調福建省檢察機關落實援建資金50萬元,促成昌吉州首個“檢校共建”項目落地;精心組織舉辦“木檢大學堂”講座,邀請福建省檢察業務專家、光澤縣檢察院檢察長吳才文專題授課;組織開展兩地檢校共建座談交流,促進閩疆兩地青少年文化情感交流交融,在心靈深處根植中華民族融合團結一家親的思想。 “林水印以務實作風、過硬本領和奉獻精神,充分展現了援疆干部的時代風采,是新時代檢察隊伍的杰出代表。”木壘縣檢察院在《表揚信》中如是寫道。 晨霧未落,夕照已漫山。回憶點滴,圓滿完成援疆工作任務的林水印在個人工作筆記中寫道:“援疆不僅是使命,更是一場心靈洗禮。這片土地教給我的,遠比我能付出的更多?!?/p> 林水印就像一條紐帶,讓閩疆兩地檢察人在業務協作中增進共識、在文化互動中凝聚真情。如今,這份跨越3000公里的檢察情緣仍在延續,他的援疆故事生動詮釋著天山腳下“閩疆檢察一家親”的豐富內涵,為木壘檢察事業發展留下了可復制、可推廣的 “援疆經驗”。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