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枚卡在手腕上的玉鐲,竟成為離婚調解中的關鍵癥結。近日,平和法院坂仔法庭成功化解一起暗藏“心結”的離婚糾紛,駐庭調解員以細膩洞察與耐心疏導,不僅解開了雙方對玉鐲的爭執,更撫平了當事人心中的遺憾與不甘,讓這段婚姻以和平方式畫上句號,展現出司法調解在家事矛盾化解中的獨特魅力。 2018年,周某與賴某攜手步入婚姻殿堂。婚前,賴某依照傳統習俗,為周某購置玉鐲等首飾,寄托對婚姻的美好期許。起初,二人感情和睦,但隨著家庭瑣事的不斷累積,矛盾漸生,感情也在日復一日的摩擦中逐漸疏離。2022年6月,兩人無奈選擇分居,這段婚姻名存實亡。今年4月9日,心灰意冷的周某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渴望結束這段痛苦的關系。 案件進入調解程序后,調解員迅速開展工作。賴某表示同意離婚,但前提是周某必須歸還玉鐲。 “我同意離婚,但她必須把玉鐲還我。”調解室里,賴某對這個條件態度堅決。周某點頭答應,卻無奈地攤開雙手:“我試過各種辦法,鐲子卡在手腕上根本取不下來。”歸還玉鐲這個看似簡單的條件,沒曾想竟成了阻礙雙方和平分手的“攔路虎”。 駐庭調解員敏銳察覺到,這絕非單純的取鐲技術難題,玉鐲背后必定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情感糾葛。他分別與二人深入交談,試圖探尋表象之下的真相。 “當年買鐲子時,我滿心想著能和她好好過日子。”賴某的話語里滿是失落,“現在婚姻沒了,就想把這個拿走,算個念想。”而周某也吐露心聲:“其實我也想還,可真取不下來,總不能把手弄傷吧?” 調解員意識到,這枚玉鐲早已成為賴某對失敗婚姻不甘的寄托。找到問題的“心結”所在后,調解員的工作便有了明確方向。調解員沒有簡單勸說賴某放棄要求,而是從多個角度耐心疏導。 “我理解你這些年為婚姻的付出,投入的感情收不回來,心里肯定不好受。”調解員拍了拍賴某的肩膀,“但你想想,就算這玉鐲拿回去了,能彌補婚姻的遺憾嗎?” “可就這么算了,我不甘心。”賴某搖了搖頭說道。 “強扭的瓜不甜,強留的鐲無意義啊。”調解員語重心長地說,“這鐲子留在她手上,也算是你們曾經的感情有個見證,放下它,對你們來說都是新的開始。” 經過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談,賴某的態度終于軟化。“您說得對,是我鉆牛角尖了。”他抬起頭,眼神里多了幾分釋然,“鐲子我不要了,好聚好散吧。” 最終,在調解員的見證下,周某和賴某達成離婚協議。那枚曾是阻礙的玉鐲,靜靜地留在周某腕間,成了這場調解最好的注腳。從“必須歸還”到“瀟灑放手”,這場因玉鐲而起的糾紛,不僅化解了雙方矛盾,更治愈了當事人內心的傷痛。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