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福州市馬尾區公安局快安派出所民警武斌擔任社區民警的第4個年頭,從破曉微光初綻,至夜幕燈火璀璨,他穿梭街巷間為群眾消愁解困,護佑著一方安寧祥和。 穿梭街巷的“反詐攤主” 作為社區民警,武斌最牽腸掛肚的就是城中村流動人口的“錢袋子”。面對務工人員頻繁更替導致傳統宣傳難以跟進的難題,他在夜市的煙火氣中找到了破局之道。 “您好,這是最新詐騙手段,大家都看一看……”每當夜幕降臨,武斌便利用社區夜市、集市人流量大的特點設置起“反詐攤位”——詐騙案例展板在燈光下格外醒目,印著反詐標語的小禮品在人群中傳遞,趣味問答的笑聲里,防騙知識悄然滲入人心。 “武警官,對方要讓我轉錢,你能不能幫我分析一下是怎么回事?”3月1日晚,武斌接到轄區居民蘭女士的求助電話。原來,蘭女士接到了一通電話,對方自稱是某短視頻平臺客服,稱她訂購了包月服務,如不及時注銷就要扣其銀行卡的錢,并讓她下載一個App。 對方的身份和要求讓蘭女士感到有些疑惑,但考慮到自己的確經常刷短視頻,怕確實是自己不小心點擊了沒注意,便放松了警惕。當她準備按照對方要求輸入銀行卡賬號和短信驗證碼時,突然回憶起之前在快安村夜市看到的詐騙案例,趕緊向武斌求助。 武斌第一時間找到蘭女士,幫助她打開手機飛行模式并刪除相關信息,并繼續向她宣傳反詐知識。蘭女士保住的60余萬元存款,不僅是數字,更是武斌織就安全網的最好證明。 熱心貼心的“護學暖警” 除了織密反詐安全網,武斌對轄區學生的安全同樣傾注了大量心血。他所負責的快安社區有不少城中村,轄區中學聚集著大量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這些學生因父母平日忙于生計、無暇照顧,安全意識相對薄弱,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的目標。針對這一特殊情況,武斌在反詐和安全宣傳工作中不斷探索。 初次踏入校園開展宣傳時,武斌發現傳統的講座式宣傳效果不佳,學生大多神情茫然、互動寥寥。課后,他便與班主任深入交流,得知學生對枯燥的說教普遍缺乏興趣。于是,他轉變思路,從學生興趣點出發,聯合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編排了以“識破詐騙陷阱”“校園安全小衛士”為主題的短劇。課間排練的歡聲笑語中,學生不僅成為劇情里的“安全小衛士”,更把舞臺上的警惕心帶進現實生活。 考慮到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性大、陪伴孩子時間少的特點,武斌搭建起“家校警”三方溝通橋梁。一方面,建立家長微信群,定期推送反詐案例和安全提示;另一方面,邀請家長參加學校組織的親子安全活動,原本忙于工作的家長和孩子通力合作,共同學習反詐知識。不少家長表示,這種形式既學到了實用的安全知識,又增進了親子關系。 此外,針對城中村復雜的環境,武斌還在校園周邊開展“實景教學”。通過帶領學生實地走訪,并模擬可能遇到的安全問題,如交通安全隱患、陌生人搭訕防范等,讓“安全”二字從抽象概念變成可操作的應對技巧。 經過一段時間努力,校園中關于詐騙和安全問題的咨詢明顯增多,學生遇到可疑情況時也懂得第一時間向老師或民警求助。家長對孩子的安全更加放心,紛紛表示會積極配合民警工作。“看到孩子們有了警惕心、家長也能放心工作,再辛苦都值了。”武斌笑著說。 社區雖小,卻裝著萬千燈火;警服雖輕,卻擔著百姓重托。武斌用4年光陰詮釋著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內涵——不是生硬的管理,而是融入煙火氣的守護;不是被動的應對,而是主動的擔當。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